朱政騏觀點:當中英聯合聲明成為廢紙
無論是藉由「人大釋法」剝奪香港人民票選出來的立法會議員,或者是透過基本法第23條立法,擴大對「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的認定範圍,變成打壓所有反對民意。儘管這些法律遊戲的背後都是權力邏輯,但至少表面上還是維持「依法治國、依憲治國」的模樣,還可以勉強說是「中國特色的法治」。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如今聲稱:「現在香港已經回歸祖國懷抱20年,《中英聯合聲明》作為一個歷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直接否定了《中英聯合聲明》的現實意義,豈不擺明的是要「以力服人」,不再講理,連假裝都不假裝了?
中國外交部這麼做,不僅引來英國外交大臣強生(Boris Johnson)的反駁;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Heather Nauert)的關切;就連中國微博上的網民也是一遍噓聲,直斥政府「沒有契約精神」、「耍流氓」、「說好的50年不變呢」,以及「九二比九七還早五年,所以蔡英文總統不認九二共識沒毛病啊!」
北京片面毀約
有人幫北京找理由,辯說:「條約規定的事項(如移轉領土)履行完畢,條約就『終止』(termination),只有『證據』的價值。」意指北京所謂「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不是說聲明「無效」,沒有片面毀約的問題。這完全是詭辯!首先,如果《中英聯合聲明》只是「雙方同意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而已,那麼北京聲稱這是無效條約,豈不等於要放棄對香港的主權?如果沒有《中英聯合聲明》,香港島及九龍半島是永久割讓給英國,中國如何行使對香港(包括香港、九龍、新界)的主權?因此,北京當然不可能說《中英聯合聲明》是無效條約。
北京聲稱《中英聯合聲明》「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的主要意思,指的是這份「歷史文件」,「對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管理不具備任何約束力」。北京不想承認的「約束」,就是聲明中提及的「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保障人身、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旅行、遷徙、通信、罷工、選擇職業和學術研究以及宗教信仰等各項權利和自由」;以及對前述高度自治權、各項權利和自由的保障,明文承諾「五十年內不變」。
1984年,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左前)與中國總理趙紫陽(右前)簽署《中英聯合聲明》,鄧小平(前排左四)也在場觀禮(新華社)
這就像有人分期付款買汽車,等車子過戶一段時間之後,聲稱買賣契約已在汽車過戶時履行完畢,不再具有約束力和「任何現實意義」。也就是說,這個人不認為買賣契約無效,否則他就必須歸還汽車,而是說原本約定好按月支付的分期付款,現在他不想繳了,那份作為「歷史文件」的契約,頂多就只有「證據」的價值而已,要是不滿意,就拿著那「證據」去告他,否則車子是他的,但其他約定事項一概不承認。北京這種選擇性片面毀約的行為,比直接宣稱《中英聯合聲明》無效還要耍流氓。
霸道是面對香港和台灣的主旋律
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的閻學通教授在2013出版《下一個十年:全球變局大預測》,書中提出中國的外交應以「王道」思想與美國的「霸道」思想相抗衡,他認為美國的國際主導地位主要植基於物質力量,並不受到多數國家的真心擁戴,因此是霸道;中國則不只要有物質力量,更要以道義提高其戰略信譽,作為首要的外交目標,以獲得多數國家的擁戴,這樣就是王道。閻學通進一步指出,美國一直以平等、民主、自由作為引領世界的思想,中國應提出公平、正義、文明,作為中國引領世界的思想。
話雖如此,北京對待英國的方式,更像是閻學通所謂的「霸道」。不僅毀棄對香港高度自治權、各項權利和自由保障五十年不變的承諾,更只會抬出失業率與GDP成長率等數字,來說明香港的繁榮發展。這種只談經濟數字,不講思想、價值的「霸道」才是北京面對香港和台灣的主旋律。
將台灣和香港相提並論,不是矮化台灣或是要將台灣香港化,而是藉由對照,凸顯和北京打交道的風險所在。回顧八○年代鄧小平接見香港人士時口頭承諾的「馬照跑、舞照跳,五十年不變」,到後來直接寫入《中英聯合聲明》,卻在香港主權移交二十年後,就片面宣稱不具約束力、沒有任何現實意義。由此觀之,目前北京當局所謂的兩岸一家親、家和萬事興,乃至兩岸統一要心靈契合、兩岸命運共同體等口頭承諾,又能維持多久?即使將這些漂亮的套話寫入洪秀柱大力鼓吹的《和平協議》之中,難保北京不會突然片面的宣佈協議已無約束力,只是沒有任何現實意義的歷史文件。
香港回歸中國20年,中國並不樂見一個深得民心的港府,而是要個聽話的附庸(AP)
況且,無論「馬照跑、舞照跳」,或者「兩岸一家親」等論述,都不涉及「平等、民主、自由」和「公平、正義、文明」等價值立場,只有「藍八縣市」的「九二共識旅遊團」,以及各種藉由「物質力量」的威脅利誘,不斷告訴台灣人民只要「務實」的過好日子就好。因此,北京可以一方面歡呼台、巴斷交是一中原則的展現,一方面又說兩岸是命運共同體;可以一方面製造李明哲事件,一方面又說兩岸一家親。北京不說,在台灣唱和的柯文哲也諱言,這個「一家親」的「家」是不是可以談民主的「家」?是不是有人權的「家」?能不能維持基本公平正義的「家」?恰如洪秀柱提出的「一中同表」,要共同表述的內容有沒有公平、正義和文明?沒有思想、價值內容的兩岸關係,只剩下務實的利害算計,話講得再好聽,既是霸道,就難保不會有片面毀約的一天。
政治是相對獨立的變相
經濟基礎雖然歸根到底可以決定上層建築,但不是機械式的對應,有可能超前,也可能滯後,尤其政治絕對是相對獨立的變相。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到2016年再次丟掉政權的經驗,北京顯然沒有深刻的檢討,就算經濟上的整合越來越緊密,人民的心,卻可能越離越遠,表現在政治上的反作用力就越大。
當《中英聯合聲明》成為廢紙,就說明了中國作為令人尊敬的大國,還有一大段距離。當《中英聯合聲明》成為廢紙,就說明了「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只是華而不實的空話。當《中英聯合聲明》成為廢紙,就說明了台灣人民有可能在霸道下不得不屈服,但「心靈契合」幾乎已無可能。
*作者台灣新動力智庫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