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心臟病突發去世

李克強(左)與李強。圖/人民網
李克強(左)與李強。圖/人民網

中國官方週五宣布,原中共政治局常委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去世,享年68歲。中國官媒說,李克強“近日在上海休息”,“10月26日因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正式的訃告後將隨後發表。
港媒報導,李克強對推動中國經濟有功,經濟思維被稱為「克強經濟學」。他去世的消息震驚外界,網上一片討論聲。香港星島日報報導則說,李克強今年3月退休後都未公開露面,直到9月現身敦煌莫高窟參觀。
「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一詞源自時任英國巴克萊資本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巴克萊在當時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列出,李克強經濟學有三個重要支柱,包括「避免大規模刺激」、「去槓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核心是向市場放權讓利。
李克強在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成為僅次於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排名第二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並在第二年成為總理。當時曾有「習李體制」的說法。但實際上,習近平獨掌大權,並在2018年修改憲法,廢除了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在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上,習近平實現了黨的總書記的三連任,隨後在2023年實現國家主席三連任,而李克強則在任職兩場之後於去年中共二十大上卸去了黨的領導職務,今年3月卸去總理職務。
李克強畢業於北京大學,畢業後留校在共青團委工作,後來進入共青團中央。他被認為是「團派」人士,而且擅長經濟工作,支持更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但是他最終屈從於習近平強調共產黨控制的立場。
2022年3月11日,李克強在記者會上說:「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都會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長江、黃河不會倒流。」
李克強在2020年一次記者會上說,中國「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這番話引發了有關中國的貧困以及貧富不均問題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