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城66歲大腸癌逝》醫:「3件事」有助改善腸道微菌叢、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爺孫戀」男主角李坤城(右)罹患大腸癌病逝,享壽66歲。(圖片來源/林靖恩臉書)

66歲資深音樂人李坤城與小40歲林靖恩的「爺孫戀」,2012年消息一出曾轟動全台,不料,9日林靖恩在臉書上證明,李坤城已住院7個月,於8日晚間因大腸癌轉移病逝。

林靖恩9日在臉書上寫下,「昨(8)日晚間8:21的事,住院滿7個月,到最後都得聽我碎念。十年一刻,一刻三個時辰。折磨他了。願能7日後再說。愛你們。」

過去曾有許多名人都因為大腸癌過世,包括資深藝人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根據 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蟬聯15年居十大癌症排行首位;近3年由於新冠疫情影響,民眾就醫意願下降,使得大腸癌有嚴重化趨勢。

不過李坤城之前傳出病重消息後,他親自闢謠表示沒有三高問題,生活飲食也控制少油、少糖、少鹽、常吃蔬菜水果,天天都會跑步快走運動半個小時,同年受訪時也表示做完健康檢查一切正常,沒想到才過一年就傳出罹患大腸癌病逝的消息。

究竟為什麼會罹患大腸癌?大腸癌又有哪些治療方式?該如何預防?

(延伸閱讀:楊烈二哥大腸癌末病逝》醫:若有家族性問題 40歲或親人罹癌年齡減10歲開始做篩檢 )

右側大腸癌發病率增加,跟4大因素息息相關

前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成美診所醫師林育民先解釋,根據不同的胚胎起源,大腸可區分為右側和左側大腸,「右側大腸包含盲腸、闌尾、升結腸、肝曲和近端2/3的橫結腸,起源於中腸;左側大腸包含遠端1/3的橫結腸、脾曲、乙狀結腸、降結腸和直腸,起源於後腸。」

林育民表示,在過去40年裡,流行病學顯示近年來右側大腸癌的發病率增加,跟左側大腸癌相比,比例由過去的2:8到現在已經接近4:6,確切原因不明,「推測與新陳代謝異常、血脂肪、肥胖、高齡化等因素有明顯的相關性。」

他進一步指出,除了起源的差異外,左右兩側的腫瘤還表現出不同的組織學、分子生物學及型態。「右側腫瘤多為無柄鋸齒狀腺瘤(sessileserratedadenoma)或粘液腺癌(mucinousadenocarcinoma),而左側腫瘤多為管狀(tubular)、絨毛狀(villous)和典型腺癌(typicaladenocarcinoma)。由於左側腫瘤多呈息肉樣(polypoid)形態,因此易於癌變早期通過大腸鏡早期偵測,而右側腫瘤則常具有較難偵測的扁平(flat)形態。」

至於遠端直腸與結腸的血液循環路徑不同,會影響癌細胞轉移的部位,林育民解釋,「結腸與肝臟有肝門靜脈循環連接,所以結腸癌容易轉移到肝臟;而遠端直腸的下直腸靜脈,直接回流入下腔靜脈,跳過肝門靜脈循環,因此出現遠端轉移到肺部的比例較高;而相對於局部、沒有淋巴轉移的病灶,遠端轉移預後較差。」

他也提到,直腸癌通常分化不好的病理組織比例較高,「例如黏液性腺癌與印戒細胞癌在直腸癌的比例較高,屬於預後比較不好的組織表現。簡單來說,相較結腸癌,直腸癌的轉移較多、存活率較差,因此危險性較高。」

大腸癌早期發現治療,第1期5年存活率高達90%

那麼大腸癌該如何治療呢?

林育民表示,大腸癌若能早期發現治療,第1期的5年存活率可達90%、第2期有80%、第3期有65%,若第4期才發現則僅有10-20%,所以早期治療非常重要,而治療方式則包括:

1. 手術切除

「局部(第0、1、2、3期)大腸癌的標準治療是手術切除,手術切除原則是將長腫瘤的腸道做部分切除,並清除鄰近的淋巴結,再將腸道重新接回,以保持原有的功能。」他指出,原位癌與部分第1期尚未侵犯至肌肉層的腫瘤,可以透過大腸內視鏡手術切除病灶,若腫瘤侵犯位置比較深,則會做傳統開腹手術或用微創腹腔鏡手術。

微創包括「腹腔鏡手術」及「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腹腔鏡手術」,手術後疼痛度低、傷口小,可縮短住院與復原時間,但費用較昂貴。

林育民表示,原位癌與部分第1期尚未侵犯至肌肉層的腫瘤,可以透過大腸內視鏡手術切除病灶。(圖片來源/醫師提供)

2. 輔助性化療或全身性化療搭配標靶治療

部分第1期高風險族群及第2期的患者,術後會建議搭配輔助性化學治療以減少術後復發,「如果到了局部晚期無法開刀,或甚至遠端轉移時,除了手術切除以外,則主要是以全身性化療搭配標靶治療為主,在部分治療效果佳的患者仍可討論接受手術開刀治療。」林育民表示。

3. 放射線治療(即俗稱的「電療」)

根據衛福部2020的癌症登記報告,結腸癌患者接受放療的比率約2%,直腸癌患者則約27%。「尤其是生長位置在直腸中段和下段的腫瘤,最常用到放療,直腸上段腫瘤的治療方式則和生長在結腸部位的腫瘤相似。」

林育民解釋,「原因是中下段直腸位在狹窄的骨盆腔底部,緊鄰生殖泌尿系統及許多重要的神經、血管結構及肛門括約肌,其手術複雜可能造成失禁和周圍骨盆腔結構的損傷及大出血,因此對外科醫生是一大挑戰和風險。直腸因不具漿膜層的阻隔導致癌細胞在侵犯腸壁後容易向外擴散轉移,容易局部復發。」

所以對於中低位直腸癌的患者,若臨床評估有侵犯到腸壁漿膜層以上或局部淋巴結有轉移情況,林育民建議先安排術前放射治療並配合化學治療,以期降低術後局部復發的機會,「更有大部份的患者可以達到縮小腫瘤體積的效果,增加手術安全距離,而做到肛門保留手術。」

對中晚期直腸癌及少數結腸癌(升結腸及降結腸)的患者,術後的放射線輔助治療對於高風險患者,包括腫瘤已擴散到淋巴結或者手術時未能完全切除腫瘤的患者,可以用於減少腫瘤復發風險和提高生存率。而對於晚期大腸癌患者,林育民表示放射線治療可用於緩解腫瘤導致的疼痛和其他症狀。

補充益生菌、調整飲食、運動,有助改善腸道微菌叢

另外,林育民也提到,跟其他癌症相較之下,大腸癌的免疫治療發展並不普及。「原因在於可以使用免疫治療的大腸癌病人並不多,目前可考慮免疫治療的病人大多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中的微衛星不穩定(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族群,或可稱為DNA錯誤配對修復機制有缺陷(DNAmismatchrepair–deficient)。」

不過他表示,此種病人大概佔了轉移性大腸直腸4-5%,比例偏低,且免疫治療尚未納入台灣健保給付規範中。

而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腸道微菌叢(gutmicrobiota)與大腸癌的發生有關,「當正常腸道微菌叢受到不良改變,即腸道微生態失調(gutdysbiosis)時,會增加發生大腸直腸癌風險。」林育民表示,透過補充益生菌、調整飲食及運動有益於改善腸道微菌叢,有可能減少大腸瘜肉及大腸癌的發生。他強調,全球對腸道微菌叢的研究方興未艾,極有潛力成為未來大腸癌篩檢與治療領域的新突破。

林育民表示,透過補充益生菌、調整飲食及運動有益於改善腸道微菌叢,有可能減少大腸瘜肉及大腸癌的發生。(圖片來源/buri@photoAC)

國健署也再次提醒民眾,大腸癌篩檢結果異常時,應儘速至醫療院所安排大腸鏡檢查,如檢查發現瘜肉可同時進行切除,儘早阻斷癌前病變發展,避免惡化為大腸癌。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山東號戰機起降120架次 邱國正令三軍依戰時敵情練兵 雄風飛彈車待命追瞄
打詐國家隊喊假的!刑事局函送蝦皮等104家電商個資外洩 竟無一件裁罰
觀風向》六都副市長李四川聲量最高 次高的她會成為「下一個黃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