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重牽中澳友誼小手 專家:欲破美國圍堵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總理李強本週出訪紐西蘭、澳洲和馬來西亞,是7年來首度有中國總理訪問紐澳。專家認為,中國正在試圖破解美國透過英美澳「奧庫斯聯盟」(AUKUS)對中國的圍堵。

另一方面,在美國和歐盟對中國採取更多限制措施的同時,中國也欲爭取與紐西蘭和澳洲在經貿上的合作,以改善中國目前的經濟困境。

綜合外電報導,李強週四(6月13日)抵達紐西蘭,並於惠靈頓與紐西蘭總理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舉行會晤,兩國除了簽署了有關貿易和氣候變遷的協議外,人權議題也被列入議程。

李強此行也宣布中國將單方面對紐西蘭免簽,外交「固樁」和希望藉此提振中國經濟的意圖相當明顯。

對此,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向DW表示,由於紐西蘭和馬來西亞都是印太區域中,對中國較為友善的國家,而且也是與美國、英國安全互動密切的國家,李強出訪意圖「維穩」,希望藉此鞏固和深化中國與紐西蘭和馬來西亞間既有的多層次關係。

專家:中澳有合作空間

結束紐西蘭的訪問後,李強預計將於週六(6月15日)飛赴澳洲阿德萊德,展開為期4天的澳洲訪問,成為中國前總理李克強自2017年訪澳以來,訪問澳洲最高級別的中國官員。

李強將會見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除了就雙邊、地區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外,外界也預期他可能會宣布解除中國對澳洲剩餘的貿易限制、並簽署中澳新合作協議。

李強預計將前往南澳的阿德萊德和西澳的珀斯,並將在第七屆澳中CEO圓桌會議上與澳洲和中國商界領袖進行交流。這將為加強中國和澳洲商界領袖之間的關係做出貢獻。

香港《南華早報》12日引述消息人士說法,預計中國本次將派出自2017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商業代表團,跟隨李強訪澳。該場圓桌對話,將由雙方不同行業和部門的15名代表組成,其中包括能源公司;採礦和資源;以及綠色技術和轉型等領域。

阿爾巴尼斯則表示:「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我們的經濟關係持續為我們兩國帶來巨大利益」,「澳洲繼續尋求與中國建立穩定、直接的關係,以對話為核心」,兩國將在力所能及的地方進行合作,在必須的地方提出不同意見,並維護澳洲的國家利益。

黃奎博指出,身為七年多來首次訪問澳洲的中國最高層級官員,李強在阿爾巴尼斯去年11月訪問中國後的回訪,意味著兩國恢復一年一度的總理級訪問,並標誌著雙邊的政治與外交關係已「暫時趨於穩定」。

對於李強的訪澳目的,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告訴DW,李強此次出訪,顯現出中國對雙邊關係的重視,「一方面當然是想要改善中澳關係,試圖破解美國AUKUS圍堵中國的策略,另一方面也是要爭取經貿上的合作,試著協助中國經濟改善目前的困境」。

翁履中認為,澳洲有可能會願意改善對中關係,因為畢竟目前的總理不是激進的抗中派,「如果中方能夠提出有說服力的合作可能,澳洲沒有道理堅持不合作」。

黃奎博亦指出,對中國而言,澳洲政府對華的「不友善立場」,已經逐漸擺盪回「務實交往」,此時便是中國值得對澳做適度的政治投資的「機會之窗」。而對澳洲而言,因為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變數,澳洲似乎也在考慮要適度改善中澳關係,作為其對外關係避險的一環。

他預估,中澳在經貿領域,包括礦石、農牧產品、中資投資、旅遊、文教等方面互動似將呈恢復之勢。不過,中澳雙邊關係是否會明顯改善,尚需考量美中戰略互動環境的配合。

如何處理分歧?

根據澳洲總理府的新聞稿,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lbanese)週四(13日)在接受《衛報》播客(Podcast)節目「衛報澳洲政治」(The Guardian Australian Politics)專訪被問及,中澳關係是不是一種「基於自身利益的交易關係」時,他否認了這一點。

阿爾巴尼斯強調,雖然澳洲的價值與中國的價值有很大的不同,但就像要接受個人的差異一樣,澳洲需要尊重兩國這些差異,並承認「他們就在那裡」。他說,「我們(澳中兩國)確實有不同的價值觀。我們(澳洲)是一個民主國家,但他們(中國)不是」,「我們重視人權。我們有一套與他們的政治體制不同的標準」。

而針對澳洲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價值觀,阿爾巴尼斯說,他確信,中國更希望澳洲不要參與AUKUS,「但我們會維護我們的國家利益」。

對此,翁履中解讀,在中美對立的情況下,美國應不希望看到中澳交往過於緊密,短期內美國跟澳洲關係不會有影響,不太容易動搖,「因為澳洲需要美國提供援助,尤其是軍事上的協助」,而且AUKUS計畫也還在執行中。

黃奎博則說,對美國而言,透過已有的「五眼聯盟」集團以及「奧庫斯」三邊合作的機制運作,加上美澳若干關鍵供應鏈的合作、或是進一步優化美澳關係,例如將澳洲與加拿大和英國一樣,視為為美國關鍵礦產的「國內」供應來源,都是拉攏澳洲,使其不致於過度傾向於中共的重要工具或誘因。澳洲若因此回到曾經有過的「左右逢源、但稍偏美」的外交政策,很可能是目前美、中、澳三方都可接受的情況。

不過翁履中也認為,中澳的一大變數,是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後,如果川普當選,且澳洲如果在川普再度執政後,若澳洲政府感受到美國政府將不再重視澳洲,可能在中美之間就會「重新考慮」中美之間距離拿捏。換句話說,「中澳關係,除了兩國的考慮,跟美國的政策也有絕對相關」。

熊貓外交再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舉行中澳雙方正式的政治和經貿會議前,李強訪澳的第一個行程是前往南澳首府阿德雷德訪問,也意外引發話題。

由於阿德雷德動物園是澳洲目前唯一飼養大熊貓的動物園。因此,這次外界也關注,李強是否會宣布延長目前在澳洲的兩隻熊貓「旺旺」和「福妮」10年的租約,或是提供新的大熊貓給澳洲,以藉此表達中國希望中澳升溫的意願。

旺旺和福妮於2009年抵達阿德萊德動物園,長達十年的租約已延長至今年年底。但是,這兩隻熊貓至今並未產下任何後代,且兩隻已經「高齡」20歲的大熊貓,已接近大熊貓最高生育年齡的23歲。

對此,《衛報》12日報導,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11日時曾表示,針對熊貓的安排,他不想預先做出任何決定,但他的政府「支持熊貓」。今年三月,黃英賢在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後也曾向表示,「阿德萊德動物園可能會繼續出現大熊貓」。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杜宗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