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藝事錄】莊彩琴藝術行旅15國 厚積勃發而成三色主題作品

[ 藝術行旅 ]
莊彩琴,1956年出生於彰化,1984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後,生活、教學至今專職創作,皆在台灣高雄。她現任臺灣女性藝術協會(TWAA)副理事長、國際女畫家聯會台灣分會副會長(IWAF-Vice-Representative Taiwan)。
莊彩琴從2014年起,國際重要參展包含伊朗、馬來西亞檳城、韓國光州、挪威達維克、尼泊爾、孟加拉、俄羅斯莫斯科、越南胡志明市、泰國宋卡王子大學、義大利威尼斯、印度加爾各答、蒙古國烏蘭巴托等15個國家地區、累計27次;台灣個展8次、聯展逾200次。
厚積勃發三色風格:海洋傳說、綠光飛行、紅色系列
「國際行旅藝術家」莊彩琴,每一趟藝術行旅,從啟程前的準備到展後的沉澱內化,日日月月、歲歲年年,澆灌滋養莊彩琴藝術心田,增廣視野與開拓眼界;她厚積薄發於藝術創作,作品風格發展至今有三大創作系列:

海洋傳說:如是說蔚藍-以海洋天空藍色場域為主。(圖/李新提供)

海洋傳說:如是說蔚藍-以海洋天空藍色場域為主。
莊彩琴曾走過地中海北邊蔚藍海岸,在尼斯遇見法國藝術家伊夫.克萊因,那深邃、純凈而肅穆的藍色-國際克萊因藍(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簡稱 IKB)。從地中海西岸的西班牙巴塞隆納,旅行到地中海東岸義大利-比薩、拿坡里、威尼斯,流連在地中海南岸埃及到亞歷山卓。
莊彩琴表示,台灣是個小島四面環海,澎湖、蘭嶼金門海的元素始終在身邊繚繞,她家居高雄港駁二附近大樓,每日灣區散步,常凝視高雄港灣海水常藍,揮之不去的蔚藍終於躍上畫布。

綠光飛行系列-以田野山林為創作語彙。(圖/李新提供)

綠光飛行系列-以田野山林為創作語彙                       
2014年,莊彩琴去蒙古國展覽飛機降落首都烏蘭巴托,蒙古草原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著一片春光,回台後草原的綠色悸動,宛若一道綠光閃進空白的畫布,幾年來始終迴盪徘迴在山巔、叢林、樹梢、草原,經沉澱、醞釀發酵反思,綠光系列逐漸架構完成,以飛行鳥瞰的角度,看島嶼與灣區,宛如宇宙的靈光閃過天際,飛越不同的文化國度區塊,尋訪隱藏遺忘的部落~血緣的、 記憶的、 理念的、 思辨的、 創意的,建構自我的藝術堡壘王國。除了有她個人經驗的感動,逐漸有了生存空間居住環境的憂思與關懷。

紅色系列-以女人花卉為主。(圖/李新提供)

紅色系列-以女人花卉為主的三次個展,莊彩琴自述:
一 、2014/0418-0429 「繁花紀事」 個展在高雄市文化中心。
生為女性藝術工作者,我是以女性主義及自然生態關懷的立場書寫創作「繁花紀事」。花是生命之樹不同季節最喜悅的綻放,是時機成熟的開花結果,是女人的普遍意象。
二 、2022/1127-2023/0108 「如是說」個展,在高雄白色記憶空間。
是借用尼采代表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在此書中是以類似於新約聖經以及柏拉圖對話錄的方式,闡述一些概念想法,將自然現象與現實的情境,做適度的結合,遊走於強烈的色彩場域隱喻的具象與抽象之間,我想借用「如是說」一詞作為修飾與表述我近日創作的語彙。  
三、2024/0503-0531  「對話」個展,在高雄安城藝術中心。
我與自然環境(植物 山水)、文化空間(不同國家城市的文化衝擊)、人際關係(母女姊妹朋友)、心理生理(情緒感官道德價值觀)等等的無聲對話,借諸色彩符號遊走於強烈的色彩場域,隱喻的具象與抽象之間的形式,視覺在具象與抽象曖昧的語彙中拚湊尋找,或許能觸及到自我的感覺潛意識,四散的符號、模糊的指涉總有一些焦慮一些疑問,以此作為修飾與表述創作的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