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峰「弱剪」讓大王椰子全年不落葉 保障人車安全

李碧峰推動樹木以弱剪方式,讓樹木更健康,同時紀錄每個月樹木的生長情形。(記者彭新茹翻攝)
李碧峰推動樹木以弱剪方式,讓樹木更健康,同時紀錄每個月樹木的生長情形。(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又有颱風逼近台灣,每次颱風皆會傳出大王椰子落葉砸中車子的財損事件,竹縣景觀專家李碧峰表示,如果每年在這個生長旺季的高峰時間進行「弱剪」一次,就可以達到全年不掉葉的效果,又可以兼顧大王椰子的健康與美觀。

李碧峰表示,大王椰子原產在古巴,屬於熱帶性的棕櫚類植物,在台灣地區的每年六月到十月之間是他的生長旺季萌芽期間,而生長旺季的高峰是在年度溫度最高的七至八月間。

李碧峰指出,這項「每年七八月弱剪一次即可全年不掉葉」的方法,他已經實施有卅三年實證經驗,前年到去年期間,在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做了一整年的實驗研究,結果也證明在八月進行修剪,往後十二個月內,沒有落葉一片,然而沒有修剪的大王椰子,四個月後的十二月,就開始每個月都會有落葉。相關實驗研究論文目前在等待發表階段。

新竹縣政府前的大王椰子就是以弱剪方式照顧,全年不落葉,且健康成長。(記者彭新茹攝)
新竹縣政府前的大王椰子就是以弱剪方式照顧,全年不落葉,且健康成長。(記者彭新茹攝)

李碧峰表示,六年前大王椰子因為落葉砸傷民眾事件頻傳,就開始有學者建議主管機關,要將其葉鞘用塑膠束帶或鐵線或繩索捆綁以防落葉,但已妨礙危害大王椰子的健康及美觀。這幾年來,他觀察被綁的大王椰子,因為無法自然落葉,因而影響其心葉萌生的時序週期,新葉萌發就越來越晚,十一月底,居然仍在發芽中。此外,造成每年應該自葉鞘基部抽出萌生兩支佛焰花苞的萌生困難或不抽生,導致其生理週期障礙;棕櫚樹的葉鞘越來越縮小,並且呈現葫蘆狀的變形;落葉仍被繩索固定在葉鞘上,因此增加其風阻,但若有颱風將會吹斷葉鞘部而損傷大王椰子及人車財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