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施政三大思考核心:兒少、產業鍊、民間力量

文化部長李遠上任屆滿一個月,24日特別舉行媒體茶敘,分享他對一些文化政策的思考,言談中呼應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的觀察感想,李遠施政主軸有三大核心,就是重視兒少、民間力量,同時注重產業鍊,希望結合公私力量,讓台流文化站上世界舞台。

文化部長李遠24日與媒體茶敘,開頭就說,自己接任部長以來,「把每一天都當作第一天,也把每天當作最後一天。」當作第一天是覺得每件事情對他來說都非常好奇;當作最後一天是他比較不眷戀這個位置,可以照自己想做去做,不會有太多恐懼和害怕。

李遠花了不少時間談影視產業,很清楚健全產業鍊的重要性,他認為作品拍出來,最重要還是要有平台播出,要能賣得出去。他指出,這幾年台灣很多影視工作者很努力,政府也成立文策院、還有推出黑潮計畫,做了很多事情,確實看到台灣影視產業開始慢慢起來,未來也希望結合三大電信業者一起投資台灣文化內容產業。

李遠回憶他2011年他擔任金馬獎評審委員,遇到韓國知名導演李滄東,過去李滄東也擔任過「大韓民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當時韓流正起,台灣影視產業卻很慘淡。但是現在「韓流」已經到了頂峰了,李滄東接受媒體訪問時反而表示,在韓國電影的商業化以後,他反而看到台灣電影的一些機會,李遠說他也認同這樣的看法,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讓台流被看見。

兒少文化權利也是李遠施政重心,一上任就提出希望讓文化幣領取資格下降到13歲,也希望在預算上提供童書、繪本創作者更多支持;對於公視八月即將成立兒少頻道,也就是俗稱「小公視」,李遠更是相當開心,認為可以讓願意製作兒童節目的業者願意重新投入。李遠:『(原音)我會把文化幣這件事情,跟所有青少年、兒少的政策綁在一起,例如說正好從去年到今年,黑潮計畫有一筆錢,公共電視要成立一個小公視,它在今年八月就要開始試營運,小公視的成立代表的意思是,終於有台灣很多製作公司可以開始製作兒童節目了,至於要往下走應該是很多年才能夠走出一個樣態,這個樣態它就可以養活台灣真正有心要做兒童節目的製作公司。』

李遠強調,文化部要做的事情就是創造環境,讓有創意的年輕人,當他們成群結隊來的時候,都可以找到機會。

陪同李遠出席媒體茶敘的政務次長李靜慧也分享這一個月來與李遠共識的觀察,她指出,李遠部長有三大施政重點,包括在每個司局處業務中都展現對兒少關心;非常重視民間力量,想親自到到一些社造據點去看一看,同時了解產業鍊的重要性。另外,李靜慧也認為,因為李遠部長經歷過戒嚴時期,對於自由萬分珍惜,因此希望文化部同仁要努力維護讓創作者可以自由創作,這些都令她印象深刻。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雷驤追思會作家齊聚 李遠推崇:熱愛生命的藝術家
綠委提3選項作為台語文化園區落腳處 李遠允盡速視察並構想出來
金曲獎邀王力宏致敬李玟引熱議 李遠:尊重製作單位專業與家屬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