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順、柯叔元用最深刻的兄弟情,寫下《做工的人 電影版》最真摯熱血的初衷

《做工的人 電影版》由影集《做工的人》原班人馬全面回歸,鄭芬芬執導,李銘順柯叔元、游安順、薛仕凌等人主演。

2020年,影集《做工的人》正式上映,它隨即受到各界的廣泛好評和討論,整個故事不僅透過深刻的互動、強烈的角色性格和深刻的劇本描繪工人的辛酸苦楚,更在幽默和風趣的點綴下,以詼諧的節奏、豐沛的情感觸動人心。

這部由鄭芬芬執導,李銘順、柯叔元、游安順、苗可麗、薛仕凌、曾珮瑜等人主演的影集,是台灣首部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的電視劇集,由於拍攝講究、技術層面和工地場景又全部來真的,加上大量的田調、考究,使得整體故事非常能喚起整個社會的共鳴。

它的成功,不只反應在收視上,在當年金鐘56裡,《做工的人》完美表現也成了影迷們津津樂道的佳話,除了在入圍時就包辦9項,最終也獲得迷你劇集獎、迷你劇集男主角獎、迷你劇集男配角獎與迷你劇集導演獎等榮耀。

《做工的人 電影版》格局更大、工地也更加氣派。華映
《做工的人 電影版》格局更大、工地也更加氣派。華映

如今,當年的原班人馬,全部回歸《做工的人 電影版》,讓當年喜愛這部影集的影迷們,能夠有更多篇章陶醉在故事的點滴中,電影版補足了一些在影集版逝去的遺憾,也完備了整個世界觀的架構,更能看看這群在歷經風霜的工人們,一開始是怎麼認識的,以及那最單純、熱血且真摯的初衷。

《做工的人 電影版》故事將拉回影集版的11年前——在一處大型公共工程中,阿祈(李銘順飾)、阿欽(柯叔元飾)鐵工兄弟檔揮汗上工,與投緣的昌哥(游安順飾)、阿全(薛仕凌飾)逐漸成為相互關照的好友。

愛作夢的阿祈發現,憑著他驚人的直覺和運氣,如果能上實境節目「幸運到誰家」似乎能圓個發財夢,於是拉老婆美鳳和兒子小傑報名要闖關拚大獎,這回,做工的人該如何繼續認命不認輸?

李銘順、柯叔元都對電影版能出現非常感動

《做工的人 電影版》將帶著觀眾見證這群工人是怎麼認識的。華映
《做工的人 電影版》將帶著觀眾見證這群工人是怎麼認識的。華映

柯叔元分享,一開始在拍完影集的時候,就覺得拍攝的感覺非常的棒,大家有討論是不是能有續集,也有人認為,是不是應該故事就應該結束在那個完美的時刻。

後來過了一陣子,《做工的人 電影版》訊息一直有在醞釀,而且都是一樣的導演、演員、老班底,那一定要支持到底,「大家重新又再度聚首的感覺真的非常棒,我那時候才深切體悟到,原來最完美的句點,是要放在電影裡。」

李銘順也說,對於續集,他本來的想像是另一部影集,他知道因為兄弟倆在影集的結尾已經過世了,所以該如何延續故事,最大的可能就是將時間點往前拉。

「可是有個問題是,如果要拍影集的話,到底要提早多久拍、拍攝日程都是關鍵,加上我們的年紀也愈來愈大了,要怎麼拍起來年輕真的不容易。」李銘順笑說,也許影集裡面的結局是很悲傷的,但電影版要帶給大家的感受就不一樣,也因為電影,讓故事更加完整,相信更能笑中帶淚。

電影版拍攝規模更加龐大,格局也超越影集版

李銘順在電影中苦練了一口非常道地的台語
李銘順在電影中苦練了一口非常道地的台語
柯叔元在電影中儼然蜘蛛人,在鋼樑上穿梭自如
柯叔元在電影中儼然蜘蛛人,在鋼樑上穿梭自如

兩人也異口同聲的表示,正是因為在《做工的人》時,跟整個劇組培養的好默契,所以在拍攝《做工的人 電影版》過程裡,完完全全不需要任何磨合,「拍影集時我們的感情真的太好了,那種強烈的信任感,讓我們很快在拍電影版時迅速找到狀態跟模式。」

柯叔元表示,拍電影版時,大家根本也沒什麼溝通,導演也很清楚她的吹毛求疵,是想要呈現更好的結果。李銘順分享,也許是因為影集的反應太好,導演對於這個IP衍伸的續集會有票房上的壓力,而大家絕對是盡自己最大的精神,徹底全力以赴。

因此,觀眾可以在《做工的人 電影版》裡,看見和影集截然不同的龐大規模,除了整個工地現場是商借了正在蓋的大台中會展中心,那個拍攝的規模、鏡位和格局都和過去的工地截然不同。

真實上鋼樑拍攝,危險程度超乎想像

為了讓故事更好看,《做工的人 電影版》拍攝全部都來真的。華映
為了讓故事更好看,《做工的人 電影版》拍攝全部都來真的。華映

因應這次的高空拍攝需求,李銘順、柯叔元開拍前都有上走鋼樑的訓練課程,更實際到工地現場站在一般住宅約5層樓的高處,挑戰沿著鋼樑邊緣訓練行走20公尺。

為了確保安全為第一優先,劇組全程安排專業人員指導協助,底下則是備有足以乘載90公斤重的安全防護網,且兩人必須全副武裝配戴工作安全帽、安全帶及反光背心,更要扣緊兩個掛鉤在安全繩索上,不容一絲馬虎。

柯叔元說,「我就在那個好幾樓高的鋼筋上面走來走去,看似很自然,但其實那真的非常非常的高、風又很大,雖然有綁安全鎖,但一踩空可是真的會痛的。」

即便安全措施做滿、做足,實際要在鋼樑上行走仍需要很大的勇氣。李銘順一踏上去坦言,「哇!原來真的那麼高,要踏出去的時候心裡會緊張,風確實也很大。」柯叔元則是要折返再走一次進行加強訓練,聽到當場心涼腿軟了,「上面的風真的很大,走的時候覺得我快被吹走,還要看起來在上面走得很悠閒,工人真的很辛苦,高空作業特別要注意安全。」

拍攝過程艱辛,體會工人的辛苦

雖然做足了防護措施,但實際上還是非常艱難的任務。華映
雖然做足了防護措施,但實際上還是非常艱難的任務。華映

在影集裡,演員們都受了許多關於工人技術方面的訓練,而電影版中,更多的是關於高空平衡的課程,像是要怎麼樣在木樁爬上爬下、練習該怎麼爬、怎麼跳,如何保持穩定等。

「以前我們拍影集的時候,是很安全的,因為再怎麼樣下面都有水泥地,跳下去也還好,可是電影版走在鋼樑上,下面真的什麼都沒有,加上鋼樑才30公分,兩隻腳還沒辦法併攏,你就知道有多可怕了。」柯叔元分享,他們光是鋼樑的戲就拍了三、四天,因為要換個鏡位就是個很困難的事。

由於此次高度比影集的工地還要高,劇組特別出動3台吊車進行拍攝。當天李銘順、柯叔元搭乘吊車上去時,才發現自己被放在比練習時還要高的位置,站在一般住宅約8層樓高的鋼樑上,高度的感受更加強烈。

柯叔元分享,「走鋼樑最難的地方,是下面是鏤空的,只有防護網,你沒有上去過千萬別說你去過,在上面真的是會感覺到腿軟。」

由於每次拍攝,一鏡就長達兩個小時半,李銘順、柯叔元一直待在工地的鋼樑上,等到拍攝完畢才能回到平地,真正痛苦的是太陽很曬,加上工地沒有任何遮蔽物,兩人形同整整曝曬兩個半小時。拍攝完畢回到平地時,兩人整張臉通紅、滿身大汗,甚至頭髮全濕,真正體會到工人的辛苦。

《做工的人 電影版》演員們不只變年輕,連心態都完全不同

《做工的人電影版》完整了整個世界觀的架構。華映
《做工的人電影版》完整了整個世界觀的架構。華映

《做工的人 電影版》令人驚艷的地方,是雖然時序建立在影集之前,但演員們除了在整個外表上都變年輕之外,連心態都完全不同——影集的主角們經歷過社會的摧殘後,都變得沈重、落寞,但電影版回到入行前幾年的單純,他們還保有那個真誠,以及對未來的企盼。

李銘順說,其實導演在寫劇本時,就已經有注意到這個事情,所以在角色的塑造上就已經非常成功,剩下的就是提醒自己,如何在台詞、態度和神情上,想像那個還很陽光、年輕的姿態。

「我們還會互相提醒,彼此的動作、言語有點老,然後互相虧對方,大家一個眼神過來我們就能意會到。」

普攏拱三人組的好默契也在電影版裡面展露無遺。華映
普攏拱三人組的好默契也在電影版裡面展露無遺。華映

他表示,《做工的人 電影版》之所以能成功,最關鍵的主因之一絕對是演員和工作人員相處得非常融洽,大家向心力、凝聚力很高,那種彼此有著革命情感的感覺真的非常棒,這麼無私的劇組真的非常少見。

李銘順和柯叔元也不停在訪問的過程中互虧、講幹話,「我們才不會稱讚對方剛剛演得很好、表現很棒,那真的太噁心了,真正的肯定是不用言說的。」

《做工的人 電影版》用更多親情喚醒對工人的尊重

《做工的人 電影版》再度用豐富的情感喚醒社會共鳴。華映
《做工的人 電影版》再度用豐富的情感喚醒社會共鳴。華映

在影集版時,鄭芬芬就說,在台灣許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工人往往是「不讀書」、「做苦工」的印象,而且工人的專業往往都不受重視,但是在國外,例如德國,工人的社會地位是很高的,薪水也非常的優渥,「這是台灣應該去顛覆的價值觀和社會現象。」

畢竟,在鏡頭下所看見的這群小人物,都是台灣社會的縮影,無論是面對生活或工作的各種困境,他們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她說,《做工的人》是一部喜劇基調的劇,「因為我所認識的工人朋友,更多時候是在照顧別人,並用一種樂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逆境。」

李銘順說,希望電影版的延續,能讓觀眾看到日常生活的體悟,甚至是讓社會有更多的同理心,因為嫌棄和傷害,只是讓工人更自卑,「做工的人就是有那樣的力量,用最簡單的方式,體會其中的情緒。」

他說,也許就像劇情中的核心價值,什麼樣的人都可以擁有夢想,只要擁有就是你的,不管它會不會實現。

原先影集版曾敬驊飾演的小傑,也回到兒時的模樣。華映
原先影集版曾敬驊飾演的小傑,也回到兒時的模樣。華映
曾珮瑜笑說,這次終於自己不用再演黃臉婆了。華映
曾珮瑜笑說,這次終於自己不用再演黃臉婆了。華映
能看到兄弟倆的更多故事,是許多影迷們非常感動的事
能看到兄弟倆的更多故事,是許多影迷們非常感動的事
李銘順對於電影版能出現非常感動
李銘順對於電影版能出現非常感動
柯叔元非常期待觀眾在看完《做工的人電影版》後,能有一些收穫
柯叔元非常期待觀眾在看完《做工的人電影版》後,能有一些收穫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顛覆傳統刻板印象!《做工的人》喚醒社會對工人的尊重
人道關懷突破同溫層 讓各行業看見工人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