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變天拚改革2】搶進AI、半導體供應鏈 利明献看好東元手握一利器

利明献力推東元打入AI、半導體供應鏈,擴大應用層面。
利明献力推東元打入AI、半導體供應鏈,擴大應用層面。

「利董(利明献)上月底進入東元後,立刻馬不停蹄,和各事業部門開會,成立戰略小組,訂下不輸前任董座邱純枝的目標,要求今年業績要成長一O%、年營收要突破六五○億元。同時,利董也喊出要讓東元切入AI(人工智慧)、半導體供應鏈,讓東元從機電龍頭廠轉型起飛,變成非典型機電,希望重新擦亮東元這塊老招牌。」東元內部透露。

東元以研發生產馬達起家,不僅穩坐國內馬達龍頭,更以「台灣馬達」名揚海外,攤開東元年報,機電暨自動化產品占營收比重近六成,機電工程及電力設備占逾一成七,主要獲利仍是仰賴機電本業,「馬達是工業之母,無論是AI、機器人到電動車,都需要用到馬達,利董只是運用東元既有技術,擴大應用層面,並非只是趕熱度。」該名人士強調。

利明献要如何讓東元切入AI、半導體供應鏈?親近利明献人士解釋,「東元可發揮的潛力產品多,只是過去不聚焦,外界不清楚罷了。利董其實就是讓東元現有的伺服器散熱、冷卻系統,打入AI、半導體供應鏈體系,利董過去在金融業工作,有不少科技業人脈,結合東元現有技術,相信能順利打入供應鏈。」

為何利明献要特別挑散熱、冷卻系統,當打入AI、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技術?「AI教父黃仁勳在史丹佛大學演講時,就曾特別提到散熱技術,利明献挑散熱技術,讓東元打入供應鏈是一招好棋;過去散熱技術是基礎設施,是供應鏈裡的黑手工業,但隨著科技廠愈加重視效能、省電,維持機房韌性時,散熱就成為兵家必爭的新顯學。」一名重電業高層解釋。

據悉,利明献規劃,除讓東元打入AI、半導體供應鏈外,接下來也將整合海外市場,重整東元經營團隊,以及規劃東元朝控股公司等四大初步構想方向,「對於員工最關切是否會組織重整、改造等議題,新團隊承諾短期內不會有動作。」東元內部說。

利明献對整合海外市場也有初步藍圖,「利董認為,東元在全球布局相當完整,要擴大既有產品市占率,以東元的統包工程、變壓器技術為例,東元在國內有承包高鐵、風電、海上變電站經驗,看好未來東南亞興建基礎工程利多,統包工程將會瞄準越南、印尼和新加坡,要把國家隊變國際隊。」一名東元董事指出。

美國重電商機則是利明献看好未來前景發展另一重點,「這次美國阿肯色州前州長Mike Huckabee(麥克‧赫卡比)來台拜訪,除了拜會大同外,也私下見了國內其他重電業者。過去東元內部曾評估,要投入美國變電器市場卻被擱置,新團隊認為該商機很大,已規劃進軍美國。」東元內部透露。

親近利明献人士指出,利董看好北美能源商機,再加上東元在墨西哥也有廠,未來也會在中南美洲發展,「希望能將業務最大利益化,提高全球供應鏈滲透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封面故事】東元和平變天展新局 寶佳華新兩大股東挺利明献改革
【東元變天拚改革3】台股初代交易員出身 揭68歲金融老兵利明献客戶經營學
【東元變天拚改革4】從家族企業轉向2大股東共治 東元轉型控股最大挑戰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