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科展東女成績亮眼 獲2特優、1優等、3佳作

臺東女中參加「第63屆東區科學展覽競賽」,6件作品全數獲獎,包含2特優、1優等、3佳作。
臺東女中參加「第63屆東區科學展覽競賽」,6件作品全數獲獎,包含2特優、1優等、3佳作。
東女數理資優班學生莊淯旂(左起)、黃意淨、郭姵妤作品「碳為柑止-生物碳吸附力及螢光應用」,獲化學組特優,將進軍全國科展。
東女數理資優班學生莊淯旂(左起)、黃意淨、郭姵妤作品「碳為柑止-生物碳吸附力及螢光應用」,獲化學組特優,將進軍全國科展。
東女數理資優班學生邱典珊(左起)、林思岑、方均妮作品「從臺東常見植物DNA的奈米銀彩色密碼到@PCR的研發與應用」,獲化學科特優。
東女數理資優班學生邱典珊(左起)、林思岑、方均妮作品「從臺東常見植物DNA的奈米銀彩色密碼到@PCR的研發與應用」,獲化學科特優。

國立臺東女中參加「第63屆東區科學展覽競賽」,共獲得2特優、1優等、3佳作,成績亮眼,其中作品「碳為柑止-生物碳吸附力及螢光應用」,以疫情為發想,結合在地農產,探討研究生物炭多元應用的可能性,獲得化學科特優,更將代表臺東縣參加全國科展。

 

疫情期間,民眾確診後常服用的阿斯匹靈藥物,容易在人體中水解出不易代謝的水楊酸,學生莊淯旂說,「有人拿活性碳吸附乙酸,我們就想說,生物炭能不能吸附水楊酸。」

 

東女數理資優班學生莊淯旂、郭姵妤、黃意淨,在老師梁利吉、黃千毓指導下,以「碳為柑止-生物碳吸附力及螢光應用」為主題,獲第63屆東區科展化學組特優,將進軍全國科展。

 

以臺東特產「臍橙」製作生物炭,經實驗發現生物碳對水楊酸的吸收量,隨著水楊酸濃度增加而上升,呈高度正相關,目前醫療上以活性碳作為過量阿斯匹靈的解毒劑,而實驗也證實臍橙生物碳能有效吸附水楊酸,學生郭姵妤說,「希望未來有機會進行藥理實驗,進一步應用,也兼顧農產品廢棄物再利用。」

 

另外,實驗中也發現,「臍橙」生物碳奈米碳點具螢光特性,可用於檢測汙染物濃度,或應用於仿偽技術。學生莊淯旂說,「研究過程中,學習如何思考,並運用我們現有的知識加以論述,也要學習更多東西來彌補知識上的不足。」

 

另一獲化學科特優作品「從臺東常見植物DNA的奈米銀彩色密碼到@PCR的研發與應用」,由學生林思岑、邱典珊、方均妮研究製作,老師梁利吉、陳逸翔指導,尋找可造成奈米銀結構變化的植物DNA,作為奈米銀截角劑,並嘗試藉由不同的奈米銀結構變化,分類不同種的植物DNA,取代傳統複雜的分類方法。

 

臺東女中共6件作品參加東區科展,全數獲獎,包括數學科優等1件、化學科特優2件、佳作1作、動物醫學科佳作1件、工程學科二佳作1件,成績亮眼。

 

校長王垠表示,臺東女中是教育部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基地學校,除了學校老師用心指導,也和國立臺東大學理工學院合作專題研究課程,提供專業師資與研究設備,幫助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獲得肯定,也看見不足,並持續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