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遍地黃金專題報導-人才進軍東協 台灣成長添動能

工商時報【黃志方】 當企業、資金和人才「西進大陸」的聲音言猶在耳時,有全新的趨勢正在崛起。根據104調查,2016年台灣有4.7萬人應徵東協工作,兩年增幅18.6%。每四個海外工作機會,就有一個是來自東協。過往普遍被視為落後、低開發地區的東南亞,究竟憑什麼搖身一變,成為企業與人才矚目的焦點? 2016年1月1日,東協經濟共同體正式上路,意味著擁有444萬平方公里,6.2億人口,平均年齡年輕、具人口紅利的東協,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共同體之一,GDP總值高達2.4兆美元。十個國家之間互相免關稅或關稅優惠,貨物、資金、人才流通更為便捷,使東協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市場,全球資金和企業非常看好,紛紛大舉進軍東協。 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提出「新南向政策」,政策目標國家有18個,東協10個國家全部包括在內,揭示官方對東協市場的重視。隨著大陸的薪水起漲、成本增加及經濟成長趨緩,台灣企業需尋找下一個擁有成長爆發力的市場,而東協經濟共同體正是具備上述條件的市場。據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整理統計,台商在東協主要國家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新加坡、越南及柬埔寨等八個國家,2016年的投資金額高達34.53億美元,比2015年成長31.45%,代表台商在東協的積極布局及高速成長。台灣企業的進駐帶來人力需求的產生,因此在台灣的外派東協的工作機會不斷增加。 台灣企業和人才紛紛進軍東協,這一批東協的螞蟻雄兵,將會是台灣成長的動能,金融業是其中的佼佼者。各大銀行積極配合新南向政策,在東協各國紛紛設立分行或辦事處。臺灣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土地銀行、第一銀行等公股銀行更是動作頻頻,因此對外派東協的人才求才若渴,這些都是台灣年輕人的發展機會。製造業和服務業也是積極布局東協,如凱撒衛浴、南僑、大通電子等企業近年也在東協扎根。日出茶太、豪大雞排、鼎泰豐等餐飲品牌也在東協迅速展店,搶攻當地中產階級的荷包。 亞太國際地產國際研究中心指出,隨著企業進駐、資金流入和大型建設的展開,東協的就業機會持續增加,造就東協各國的土地和房屋需求大幅增加。國際研究中心也指出,東協各國間的民情文化、法規制度等大不相同,投資者務必事先多收集資訊、做好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