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數媒系畢業展 數位創意詮釋地方文化

臺東大學數媒文教系學生卡力當(左起)、林怡真、姚亭安,串聯臺東軼聞傳說,創作3D實境冒險遊戲「寶桑軼聞錄」,以第一人稱視角探索60年代臺東歲月風華。
臺東大學數媒文教系學生卡力當(左起)、林怡真、姚亭安,串聯臺東軼聞傳說,創作3D實境冒險遊戲「寶桑軼聞錄」,以第一人稱視角探索60年代臺東歲月風華。
臺東大學數媒文教系學生戚于琁(左起)、陳玟陵、謝秀如創作3D動畫「木匠之子」,以蘭嶼拼板舟工藝師張馬群為主角,講述他以傳承為志業的一生。
臺東大學數媒文教系學生戚于琁(左起)、陳玟陵、謝秀如創作3D動畫「木匠之子」,以蘭嶼拼板舟工藝師張馬群為主角,講述他以傳承為志業的一生。

國立臺東大學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第10屆畢業展「伏特+」,現於東大藝術中心展出,多部作品主題與臺東息息相關,如帶玩家穿越到60年代寶桑地區的探索遊戲、經實地訪談講述蘭嶼木雕工藝保存的3D動畫,學生們運用數位技術創新詮釋,呈現4年來所汲取的地方文化養分。

 

有60年以上歷史的臺東市威靈廟一度荒廢,5年前信徒著手整修,意外發現多具疑似荷蘭人的骨骸,數媒文教系學生林怡真、姚亭安、卡力當以此為故事起點,串聯寶桑街區傳承三代的紙扎店、鯉魚山傳說,創作3D實境冒險遊戲「寶桑軼聞錄」,以第一人稱視角探索60年代臺東歲月風華。

 

「原來臺東之前有發生過這些事!」林怡真說,在臺東求學4年,發現臺東市區許多街道仍保有早年生活的痕跡,也在遊戲創作過程中,發掘出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反映出「那個年代」的風土民情,團隊實地訪查,還原歷史場景,串聯軼聞傳說,帶玩家穿越時空,體驗、認識不一樣的臺東。

 

動畫「木匠之子」由學生陳玟陵、戚于琁、謝秀如創作,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以蘭嶼拼板舟工藝師張馬群為主角,講述他以傳承為志業的一生,片長7分鐘,3D動畫結合木頭、木屑等實拍複合媒材,使畫面貼合主題,也更有有溫度。

 

「原來世界上還有這種人,那麼執著、努力做一件事,很感動。」陳玟陵說,經實地訪談,了解到張馬群老師對守護傳統的堅持,如今年屆七旬,仍憂心自己若不繼續做下去,文化就會消失,「我們也希望盡自己所能,傳遞這樣的精神。」

 

在高教深耕計畫與USR計畫推動下,與在地文化緊密連結,再以數位創新手法詮釋,系主任賀俊智說,數媒文教系創系之初,發展層面以教學科技為主,從第1屆畢業展看著系上慢慢成長,逐漸抓到定位,「文教」不再泛指教育,而是文化與教育,近年發展下來受到在地許多迴響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