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華語系畢業專題 書寫文學各種青春的可能

小說《東之萬里,山海緣起》將《山海經》中的神獸依個別特色搭配臺東景點,另設計旅遊小冊,由神獸伴讀者漫遊臺東。
小說《東之萬里,山海緣起》將《山海經》中的神獸依個別特色搭配臺東景點,另設計旅遊小冊,由神獸伴讀者漫遊臺東。
小說《東之萬里,山海緣起》將《山海經》中的神獸依個別特色搭配臺東景點,另設計旅遊小冊,由神獸伴讀者漫遊臺東。
小說《東之萬里,山海緣起》將《山海經》中的神獸依個別特色搭配臺東景點,另設計旅遊小冊,由神獸伴讀者漫遊臺東。
除了小說文本,學生們也設計Q版神獸文創小物。
除了小說文本,學生們也設計Q版神獸文創小物。
學生王姝雁創作散文「狠狠摔跤的方式—我突如其來截斷的大三下生活」,在經歷嚴重車禍後,透過文字抒發,找回健康的身心靈。
學生王姝雁創作散文「狠狠摔跤的方式—我突如其來截斷的大三下生活」,在經歷嚴重車禍後,透過文字抒發,找回健康的身心靈。
學生許佳慈、薛瑞緹創作的詩集《該地區為多雨到晴》,收錄40首隨歲時遞嬗的生活切片、如詩蔓延的日常,另設計詩卡小遊戲與讀者互動。
學生許佳慈、薛瑞緹創作的詩集《該地區為多雨到晴》,收錄40首隨歲時遞嬗的生活切片、如詩蔓延的日常,另設計詩卡小遊戲與讀者互動。

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113及文學畢業專題成果豐碩,10組作品將各自的臺東經驗化成語言、文字,如將《山海經》的神怪異獸帶往臺東佳景伴遊,或將經歷重大事故後的療癒過程敘寫成文,而其中唯一的詩集則聚歛在臺東4年的生活切片,並設計互動遊戲,引起讀者共鳴。

 

喜愛大自然的「玃如」在清幽的森林公園甦醒;識歌舞的「帝江」循樂聲到了鐵花村音樂聚落;滿山爬痕的利吉惡地讓「兕」想起家鄉,小說《東之萬里,山海緣起》,10隻《山海經》異獸出沒臺東景點,作者之一的蔡宜璇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除了小說,也可搭配旅遊小冊,讓神怪異獸伴讀者漫遊。

 

一場嚴重車禍,學生王姝雁不僅摔斷雙腿,也因頭部撞擊導致顏面神經受損,「醫院一度宣判我可能會變成植物人。」散文《狠狠摔跤的方式—我突如其來截斷的大三下生活》,紀錄她漫長且艱辛的復健歷程,以及心境上的轉變、與家人的情緒和解。

 

「人的復癒能力是很強的,無論身體,還是心靈,都一樣。」從一度想放棄生命的「鈦合金玻璃娃娃」,到如今坦然面對生命的無常,能走、會笑,王姝雁說,經由文字抒發,讓她找回健康的身心靈,也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告訴讀者,「我們都可能會受傷,但跌倒之後肯定可以再爬起來。」

 

由學生許佳慈、薛瑞緹創作的《該地區為多雨到晴》,是專題作品中唯一的詩集,許佳慈說,以臺東的四季為基調,收錄40首隨歲時遞嬗的生活切片、如詩蔓延的日常,另設計詩卡小遊戲,讓讀者能與詩作產生互動,並推出有聲電子書,只要掃瞄QR Code就能將詩集打包帶走,細細品味。

 

東大華語系表示,以「青春作柴薪、生活作沃土、文字作舟楫」的精神,畢業班學生在1年的時間裡,精淬大學4年所學,分別從人間世情、奇幻歷險到神佛出遊的無邊境域取材,運用詩文、影像到文創等多樣形式書寫臺東,也展示文學各種青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