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團隊拚社造 重現學甲燻蒜

東海大學「學蓆蒜數」團隊,參加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洄游農村計畫,取得地主同意,整理學甲地區僅存的燻蒜工廠,重現當年燻蒜的技藝。(莊曜聰攝)

中國時報【莊曜聰╱台南報導】 學甲及北門種植的蔥蒜品質佳,帶動早期學甲地區蔥蒜批發產業發達,4、50年代甚至還有燻蒜工廠,處理後的蒜頭,外銷到東南亞及美國等地,後來逐漸沒落,學甲僅存一間燻蒜廠荒廢已久,經過東海大學「學蓆蒜數」團隊取得地主同意,整理後,重現當年燻蒜產業風貌。 學甲早期是蔥蒜重要產地,前學甲區農會總幹事李哲進表示,60年前,他的父親李明加從事蔥蒜加工,當時學甲有「協益行」、「德興行」、「聯豐行」等大型蔥蒜批發,其父經營的「協益行」及另一家「德興行」都有興建燻蒜工廠,當年讀小學的他,印象中,收成時,僱工近50人,相當熱鬧。 東海大學「學蓆蒜數」團隊參加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洄游農村計畫,試圖恢復消失快50年的技藝,在地方街訪蒐集資料時,剛好遇上「德興行」後代陳宗儒,他慷慨提供場地讓團隊進駐,外觀雖有些破損,但內部保持得不錯,整理後恢復雛型,另也在空地搭建2個小型「燻窯」,重現當年技藝。 燻蒜分為上下三層,上、中層以竹板隔開,放置蒜頭,底部放置乾稻草及粗糠,點燃後,再放上沾溼蒜尾,燻製5到7天就可完成,蒜頭外殼變成咖啡色,但蒜肉顏色不變,由於水分被逼出,吃起來較嗆辣,當時燻蒜主要銷往東南亞,蔥則賣到日本沖繩,替農民賺進不少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