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莒大埔石刻 衛國佑民萬世流芳

記者孫建屏/專題報導

位在離島馬祖列島南端的東莒島上,現存一塊年代最久遠,也是最大的摩崖石刻—大埔石刻,碑文傳述了明代抗倭名將沈有容生擒倭寇的重大功績,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石刻的發現和保存也展現國軍重視歷史文物,傳承軍人衛國佑民精神的象徵,即使在邊陲小島的一隅,踐履忠貞愛國使命未曾改變。

見證抗倭名將沈有容英勇事蹟

大埔石刻為連江縣縣定古蹟、內政部三級古蹟,位於東莒島的老頭山南端,國軍於民國42年在島上構築工事時,意外發現刻有文字的崖壁,研判可能為重要古蹟,遂先清除覆蓋其上泥土,以鐵絲網圈圍保護。

民國55年,馬防部司令官雷開瑄中將命官兵在石刻上方興建名為「懷古亭」的仿古涼亭,以防止古蹟遭到雨淋日曬損壞,並立碑記載石刻發現經過與由來。

面積約2.78平方公尺的大埔石刻,刻有41字,每字約為22公分,筆勢蒼勁有力,全文為:「萬曆彊梧,大荒落,地臘後挾日,宣州沈君有容,獲生倭六十九名於東沙之山,不傷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此。」據考證,石刻文字以古代歲星曆法紀年月日的用法,由福建連江人、時任工部右侍郎的董應舉提字勒石,時間是「明神宗萬曆45年5月15日」,紀念明朝抗倭名將安徽宣城人沈有容,帶領官兵在不傷一兵一卒下,於東沙島(東莒地名舊稱之一)上生擒倭寇69人的英勇事蹟。

大埔石刻為馬祖早期倭寇猖獗的歷史,留下珍貴見證,說明馬祖列島歷來具有重要的地位, 也連結英勇善戰的沈有容,數十年鎮守福建沿海熠熠生輝功勳史頁,他曾率軍在臺灣、澎湖列島,諭退荷蘭入侵,數度殲除倭寇,是以如今在西莒有名為「有容路」、在澎湖馬公天后宮留有「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石碑,以及在東莒的大埔石刻等。

大埔石刻周遭環境清幽潔淨,在縣府的規劃整建下,闢有石板步道可向下走到海灘,灘岸上可見昔日駐軍為強化警戒所設在海中的軌條砦,以及礁岩上防止敵人攀爬的玻璃地刺,沿岸礁石嶙峋,別有洞天,退潮時也可走向就近的陸連小嶼,探尋不同的海天景色。

馬祖東莒島的大埔石刻,見證明代抗倭名將沈有容的功勳史實。(記者孫建屏攝)

大埔石刻筆勢蒼勁有力,紀念明朝抗倭名將沈有容生擒倭寇的英勇事蹟。(記者孫建屏攝)

大埔石刻下方海灘,仍留存駐軍為加強警戒所設下的軌條砦。(記者孫建屏攝)

大埔石刻是重要的歷史文物,為內政部指定三級古蹟。(記者孫建屏攝)

大埔石刻位在東莒島南端,可欣賞海天景色。

資料來源:馬祖國家風景管理處、連江縣政府;記者孫建屏整理。

資料來源:馬祖國家風景管理處、連江縣政府;記者孫建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