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莒 卡蹓 西牛嶼/福正聚落/東莒燈塔/東莒大砲連/大埔64據點

東莒 - 離島中的離島,有著遺世獨立的氛圍,當船笛鳴起,東海明珠號緩緩駛進東莒猛澳港,港灣堡壘城牆上,斗大紅色精神標語「同島一命、軍令如山、軍紀似鐵」,一掃海上顛簸的不適,讓人心情頓時飛揚。馬祖觀光公車添新妝,迷彩好吸睛,東莒卡蹓就此展開,馬祖版摩西分海西牛嶼、福正聚落最佳視角、莒光遊客中心、東莒燈塔大砲連、大埔64據點,我來了!最後當然不能錯過大坪村的國利手工豆花及船老大的豐盛午餐。

常在馬祖觀光文宣折頁或廣告上看見「卡蹓」二個字對不對?!「卡蹓」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卡蹓」 是福州話 (馬祖當地的主要方言)「玩」的意思,就像是台語中的「七逃」是一樣的,現在明白了嗎?走,出發!「卡蹓」東莒,西牛嶼、福正聚落、東莒燈塔、東莒大砲連、大埔64據點。

[港灣堡壘 - 猛澳港]
東莒 - 離島中的離島,有著遺世獨立的氛圍,當船笛鳴起,東海明珠號緩緩駛進東莒猛澳港,目光就被碼頭上兩支高高的燈柱所吸引,遠遠望見港灣堡壘城牆上,斗大紅色精神標語寫著「同島一命、軍令如山、軍紀似鐵」,當年軍民視為真理奉行不渝,如今已成東莒歷史的一部份,記錄緊張肅殺的歲月。前方廣闊平坦的沙灘,在陽光下閃耀金黃色的光芒,晚間更是觀賞藍眼淚和踩星沙的最佳地點之一。

馬祖觀光公車添新妝,迷彩好吸睛,觀光局將在近期內推出馬祖的台灣好行路線,馬祖的自由行將會更加便利。

[馬祖版摩西分海 - 西牛嶼]

西莒島 (照片前方大島)前方的中留嶼 (照片右方小島) 為無人島礁,昔日常被國軍用來當做射擊訓練的標靶,但隨著戰地政務的解除,無人島嶼也回歸自然,在沒有人為干擾的狀況下,大海中又有豐盛的食物,已經成為海鳥繁殖的最佳處所。

東莒的陸連島西牛嶼 (又稱犀牛嶼) 是馬祖版的摩西分海,漲潮時它是座孤島,退潮時露出潮間帶與東莒島相連,想體驗走潮間帶登西牛嶼的樂趣,除了要算準漲、退潮時間 (登島來回約需1小時),還要穿上防滑鞋,沒有在地導覽達人帶路可別輕易嘗試,否則潮水湍急迴流詭異,被潮水困住,除了危及生命安全,還會上頭條新聞。
西牛嶼是東莒最著名的潮間帶,因島形狀似犀牛而得名,在西牛嶼觀景台這個位置是看不出跟犀牛相似的,因為看到的是犀牛屁股,要退潮時在福正聚落才能看出端倪,可以看到它的犀牛鼻與犀牛背。

西牛嶼由沙灘、泥灘和礫石灘、礁岩等不同地質組成,因莒光在福建省閩江口外,剛好是淡水和海水交界,所以孕育出豐富的貝類及海鮮。西牛嶼的潮間帶盛產海瓜子(花蛤)、紫海膽、佛手、海鋼盔、紫菜、蠑螺及章魚等海鮮,種類極為豐富,口感鮮美,是東莒人的大自然冰箱。

通往海灘的步道,可見到許多珍貴的濱海植物,喜歡觀察植物的朋友,可細細尋覓。
南國薊,俗稱雞角刺,薊科植物全草一般含有水飛薊素,其為西藥中的保肝的成分,因而被民間視為保肝草藥,但薊的種類有十多種,是否每種都可做藥用就無法確定,還是別自己亂用,買市售人工種植的最好。

日本前胡,又叫防風或防葵,二至三回羽狀複葉,每片葉子的前緣都有好像被風吹裂的裂痕,多為三裂,葉片破風或也是其適應強風環境的競爭優勢。日本前胡外型與濱當歸及濱防風相似,植物體以濱當歸最巨大,日本前胡次之,濱防風則長根莖,深埋沙地,地上部分亦常遭沙子掩埋,可做為判別的依據。

濱柃木,本名叫凹葉柃木,俗稱馬祖紫檀,常綠性灌木,性耐風、耐鹽,是島上的優勢植物。因為經過島上強勁的東北季風洗禮,自然成形的樹姿伸展優美的風切樹,濱柃木開花期,黃白色的小花,雖然玲瓏可愛,但是散發出來的氣味卻是有點臭臭的。

[福正水庫前高地,俯瞰福正聚落,攝影最佳視角]
福正水庫前的高地,視野遼闊展望即佳,可俯瞰整個福正沙灘及福正聚落,極目可見東莒燈塔,搭配廢棄的戰車,最能展現戰地風情。

福正水庫,早期駐軍所建,也是東莒當地重要的水資源之一。

[東莒莒光遊客中心,旅遊資訊全部在這裡]
旅遊有件事很重要,就是要有一位好的導覽老師,可以讓你的行程規劃事半功倍,有順序不走回頭路的跑完所有你想去景點,還能聽到生動活潑的景點故事,收獲滿滿。如果沒有,也沒關係!遊客中心就是你最好的導覽老師,在莒光遊客中心除了歇腳上洗手間,還可以看簡介影片、拿旅遊摺頁,或是詢問旅遊資訊,讓接下來的旅程更順暢,展示間還有東莒熾坪隴遺址出土物件展出,來東莒玩一定要來這一站。

莒光遊客中心地址:連江縣莒光鄉東莒福正村1號
電話:08 368 9388

[福正聚落,踏浪採蛤]
到東莒看聚落是絕對必備的行程,而當地有句俗諺:「夏福正,冬大埔」,就是代表東莒二大傳統漁村,東莒居民順應季風變化 ,「夏福正,冬大埔」,採取合宜的漁作澳口居住。

福正聚落曾經是東莒最繁華的村落,但因漁獲量遞減,人口外移,往日的榮景不再,獨留一幢幢石屋與後方的東莒燈塔相伴。

裂葉月見草,民國74年 (1985) 5月中研院植物所的彭鏡毅先生在桃園海邊採得一種月見草 (待宵草) 屬植物,經過形態學、細胞學的研究 鑑定它是一種新歸化的植物-裂葉月見草。裂葉「月見草」代表著只有在太陽下山之後才能看見它的開花模樣 ,今天天空烏雲漫天,天氣酷似太陽已下山,得見花朵開放。

天人菊原產於北美洲,美國中部,1911 年由日人引進台灣,現已成為歸化植物,植株生長勢強,抗風、抗鹼、耐旱,因此成為離島地區最佳景觀花卉的代表。

福正聚落遠眺西牛嶼,在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到犀牛鼻與犀牛背。

順著村裡的小徑走向海邊,沙灘前一道龍舟造型的長堤,打破長堤方正剛硬的刻板印象,長堤牆面的東莒濱海遊憩凸雕彩繪活潑生動,小朋友們快樂的玩沙、挖花蛤、操槳划舟,被螃蟹夾手,哇哇大哭的小男孩更是可愛!

一波波海浪打向福正沙灘,海水抹平沙灘上的金黃砂粒,這裡除了適合踏浪玩水外,也是體驗挖花蛤的最佳場所。

白馬尊王、白馬大王是馬祖諸島最常見的神祇,各島居民所建大小廟宇或家中參拜總數量甚至超過媽祖,在馬祖處處可見「白馬尊王」、「白馬大王」、「白馬王」等廟名,其名諱雖然相似,但不全然是「同一尊神」。
風火山牆 (又稱封火山牆 ),馬祖廟宇獨特的屋頂構造,命名的由來,來自於它的功能:防風又防火。兩側山牆高過屋頂,優美簡單的幾何線條,誇張的翹起,帶來視覺震撼,牆面樣式有好幾種,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為主,照片是 [火形] 風火山牆。
牆面上的魚形排水口常見於馬祖的屋宅與宮廟,屋頂排水口以魚為造型,通常兩側各一,形成「雙鯉吐水」的景象,既有美化的作用,兼具祥瑞之寓意。

[東莒燈塔。東莒大砲連]
清道光二十二年 (1842) 清朝因鴉片戰爭戰敗,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沿海的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港口,進行貿易通商。清同治11年 (1872),英人為了方便辨別福州方位,要求興建燈塔,由英國伯明罕強斯兄弟燈塔工程建造有限公司興建,同治13年 (1875) 落成。

東莒燈塔又名東犬燈塔,為早期的石造洋式燈塔,樓高四層,由塔身、塔燈、塔頂三部份組成。塔身為圓形石造,牆厚 99公分,座身向上微縮,塔頂與塔身的比例約為 2比3,塔身趨於直筒狀,入口為中國拱式門卷,牆身開設方形窗,塔頂與塔身間的修護平台,以挑簷石層層挑出,再用石灰漿抹出裝飾性的線腳,在台閩地區現存的洋式燈塔中,是第一座以花崗石材建造的燈塔。

東莒燈塔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連接燈塔與辦公室的草地上,築有一道長達30公尺的白色防風矮牆,主因是東莒燈塔位處高地,風勢強勁,為免守燈人手上的煤油燈被風吹襲,才特地築起。

東莒燈塔旁的白色英式建築,早期為外籍看守員的寢室和辦公室,當地居民稱為「白毛城」。

平台上的這兩門大砲不是戰砲,是「霧炮」,馬祖春季常有濃霧,燈塔的光芒會被霧霾遮敝,在此狀況下,就必須發射霧砲,用炮聲提醒往來船隻燈塔方向所在,後期才被現代化的霧笛所取代。

東莒島燈塔旁有「東莒大砲連 」駐地,編號為55據點,目前營區據點無人看守,開放遊客自行參觀。

現今的東莒大砲連陣地,還留存有兩座M59式 (8吋榴) 155公厘加農砲,砲台隱藏於半地下室內,以斜坡連接地面,中間並隔有防爆牆,砲台開口面向東北方海面,兩座砲台互成犄角扼守莒光與南竿間的莒光水道,陣地內的官士兵營舍、壕溝,均配合地形與地勢興建,以下凹方式隱藏於懸崖平坡上。

東莒大砲連營舍旁有一紀念碑,紀念民國 84年 (1995) 下士班長邱大虎為營救溺水同袍而不幸殉身之事件。

東莒大砲連在高點設有觀測台,並以壕溝做為聯絡通道,行走其間,壕溝兩邊雜草遮蔽,人員行蹤可獲得隱蔽及保護。

東莒大砲連,陣地右側砲台。

藏於大形水泥碉堡掩體裡的 M59式 (6吋榴) 155公厘加農砲。

東莒大砲連,陣地左側砲台。

爬上碉堡上方,視線開闊可眺望福正港、福正聚落、福正沙灘、西莒島、中留嶼、西牛嶼 (陸連島) (照片右下方起,順時針)。

水泥碉堡前的岬角是看海聽濤的最佳地點,設有步道可達岬角最前端,一旁是蒼山島,島的前端有塊礁石,遠望像似老鷹收羽站立礁島上,當地人稱為老鷹石。

由岬角上望砲台,有一夫當關威震天下之勢。

[大埔64據點,洛神花酸甜好滋味]
大埔原名「大浦」,福州語彙「浦」為小港灣之意。東莒附近海域早先盛產黃魚、鯧魚與帶魚,大埔是島上僅次於福正的第二大傳統漁村,澳口開口向南,為一個天然港灣,景色秀麗。

聚落區朝向的「對面山」(又稱樓仔頂) 正好可以阻擋冬季北風的入侵,故島上的居民,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採取合宜的漁作澳口,因而有「夏福正,冬大埔」的居住慣例與習性。

大埔聚落岬角觀景台,視野遼闊展望極佳,在此可瞭望林坳嶼與大埔澳。

林坳嶼,目前尚未開放登島,僅有部分釣友會前往林坳嶼進行垂釣,是東莒島的主要釣場之一。

大埔澳及澳口旁的白馬尊王廟

民國 60年代 (1971),台灣經濟起飛,馬祖漁業蕭條,漁獲收入銳減,人口大量遷往台灣桃園八德一帶工廠謀生,大埔聚落十室九空,荒涼破敗,終至廢村而併入大坪,目前大埔聚落僅有一戶居住。
民國 92年 (2003),連江縣政府實施聚落保存政策,大埔聚落因其完整的閩東建築 (石屋) 格局與天然澳口的景觀,被登錄為連江縣四大聚落保存區 (北竿芹壁、南竿津沙、東莒福正與大埔) 之一,,經過整修過的住屋都已改成民宿。

大埔64據點,位於大埔聚落東側海岸,在戰地政務解除後,據點轉型為遊客休憩中心,目前由東莒社區發展協會著手經營,販賣各式東莒特色商品、冰品及黃金餃、老酒香酥煎蛋等馬祖特色美食。

特色商品中,以社區自製的洛神花系列品項最受遊客青睞,酸甜好滋味的洛神花蜜餞、洛神花冰及洛神花茶,你一定要試試。

老酒香酥煎蛋 (又稱老酒蛋) 是馬祖的傳統美食,過去是馬祖女人生子後吃的滋補聖品,家家戶戶都會做,只是巧妙不同,但都很好吃。荷包蛋煎好取出備用,油鍋爆香老薑末,加入老酒及糖,最後放入荷包蛋燉煮,入口湯汁微甜酒香四溢,身體迅速暖和甦醒。

64據點壕溝探險,64據點的壕溝呈星芒狀,延伸到所屬各哨所及機槍陣地,循著壕溝前進,還可以進入據點的指揮所,十分有趣。

64據點高地,眺望大埔聚落。

走在空無一人的大埔聚落,來到東莒社區發展協會的大埔64據點販賣部,好像沙漠中發現綠洲,頓時人聲鼎沸,無論是腳酸的、口渴的、肚子餓的,在這裡都能獲得舒緩與慰藉,來看大埔聚落,千萬別錯過這個歇腳地。

店家資訊:東莒社區發展協會 (東莒大埔64據點販賣部) (連江縣莒光鄉大坪村2號,電話:0836-88024)

[大坪村,必吃國利豆腐店的手工豆花]
大坪村,是東莒目前人口聚集最多的村落,轄有熾坪、大埔及艋澳三個自然村,村名緣自「大埔」、「熾坪」兩地,熾坪集本島之政治、教育、商業中心,是馬祖地區難得不靠海的村落。
位在東莒大坪村的國利豆腐店,兩代經營已有四十餘年,店內所產的手工豆腐口感絕佳、特別細嫩,東、西莒的餐館都可以吃用國利豆腐做的料理。

國利手工豆花用料實在,有加黑糖水的傳統豆花與加豆漿的豆漿豆花二種口味,配料都是綠豆、花生與波霸珍珠,最特別是每碗都有加一球豆漿冰沙取代碎冰,口感超濃郁。老板豆腐哥王喜官表示,他的豆腐、豆花細嫩好吃的秘訣,除了東莒潔淨的水質外,還有不使用石膏。

商家資訊:國利豆腐店 (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大坪村74號,電話:08 368 8011)

[船老大的豐盛午餐]

蠑螺,馬祖稱觀音螺,殼長可達6公分。夏天是蠑螺的盛產季節,水煮蠑螺用叉子將螺肉挑出,將後段有苦味的部分剔除即可食用,肉質爽脆,但也有人喜愛尾部的苦味,整個食用。

蠑螺口蓋圓凸重厚、花紋美 (照片:右下),可以帶回家當馬祖旅遊紀念品。

商家資訊:東莒船老大民宿餐廳 (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大坪村72號,電話 : 08 3688 022 / 0933 814986)

馬祖東莒,如何去:

坐船:南竿福澳港搭船,到達經東莒猛澳港 (或要中停西莒青帆港),航程約50分鐘。

馬祖四鄉五島 [南竿鄉、北竿鄉、東引鄉、莒光鄉 (含東莒島+西莒島)] 如何去?景點及交通資訊,請參閱 [馬祖e點通] 官網:https://www.ematsu.com

相關連結

夫子@Xu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