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違約西降評 逆境強勢股

-

【方亞申╱先探2261期】

台股八月十日以長黑跌破季線後,又遇到中國最大地產公司之一碧桂園宣布旗下十一檔債券停牌、中國最大民營資產管理公司中融信託,因投資房地產失利傳出產品已停止兌付,中港股市一度重挫;中國人行雖宣布進行四○一○億元一年期MLF操作,利率下調從先前的二.六五%降至二.五%,並逆回購注入二○四○億人民幣,將中標利率從此前的一.九%下調十個基點至一.八%,以穩住市場。但是中港股市反彈力道還是有限。

中國股債成不定時炸彈

前兩年中國最大地產公司恆大集團也是失去政策金援,幾乎倒閉,但是超過二.四兆人民幣負債,遠遠超過資產價值;再者經過這幾年美國大力要求廠商離開中國,加上美國對中國諸多方面制裁,中國內需消費、外貿、地產等幾乎節節敗退,何況這幾年防疫政策上偏誤,多花超過二兆人民幣就像丟進水裡一樣,令財政上大為失血。所以面對恆大及碧桂園合計接近四兆人民幣負債,一時之間中國也拿不出解決方法。股匯市同步走低,十四日在港股大跌時,也使得亞洲股市幾乎全面下挫。

以附表來看先不說今年最高點,今年至八月十六日止,全球主要國家地區,美國費半及那指各上漲四十.三%、三十.二%,居全球前兩名;標普上漲十五.四%居第六名;最弱的道瓊也上漲五.二%。台灣有幸上市漲幅十五.八%居第五名、櫃買居第七名。反觀香港國企及恆生指數各下跌六%及七.二%,幾乎殿後;深圳大約持平、上證指數則小漲二.七%。再看人民幣今年貶值幅度雖不如日圓貶值超過十一%令人乍舌,但也貶值五.七%,台幣則貶值四%,近期美系外資開始調降中國股債評等。

中國不好,台灣也會受影響,看其面對恆大問題手法,幾乎是用拖的,而非通盤解決。這次碧桂園及中融事件可能也不例外。若中國深滬或是香港恆生及國企指數再創今年新低,對其他亞洲國家股市將產生一定壓力。

美國科技股弱中透強

惟台灣較安心的是,七月各貨類出口中,資通及視聽產品為十一大貨類唯一正成長。政府表示AI應用熱潮帶動顯示卡、音效卡及伺服器需求暢旺,再加上個人電腦庫存調整落底,資通及視聽產品出口額達九○.七億美元,創下單月新高,年增率五四.一%,也創下十三年最大的增幅,出口額占比也來到十六.二%,創下十九年的高點。也就是說AI產品逐漸成為出口主流之一。廣達(2382)、緯穎(6669)、英業達(2356)、台達電(2308)等大廠,都表示第三季以後出AI伺服器出貨將提升。加上PC/NB庫存已修正到一定水準,開學潮及年底購物潮,以景氣最好的美國為主,消費力可望被激發。此外還有蘋果新機登場,所以第三、四季出口將漸入佳境。

中國壓力大,現在就要靠美國來拉升景氣,最近美債雖被降評,且公布的CPI/PPI都較預期高,但是幅度不是太大,美股四大指數尤其是科技股拉回,主要是因今年漲太多,以QQQ(全球第五大ETF,代號QQQ.US)該ETF幾乎有一半比重是追蹤蘋果、亞馬遜、特斯拉、輝達、谷歌、臉書、特斯拉,今年股價表現來看,該股從去年底收盤的二六六.二八美元,上漲至七月最高的三八七.九八美元,累計漲幅四五.五%,近期回檔至三六四.六九美元,幅度約六%,但是上升趨勢線並未跌破,表示美國科技股弱中透強;而剛公布的名人及大基金持股中,如索羅斯等第二季積極加碼輝達,大摩調升輝達評等,十四日輝達股價大漲七%,結束連續兩周下跌,接下來就等二十三日季報公布。基本上市場也等待下旬傑克遜洞全球央行年會,預計美國利率高檔可能有限,但是還是要觀察黃小玉以及油價走勢。

美國經濟好,成長動能還是強,因為回歸美國建廠公司不少,工資也難下降,但也提高消費能力。技術面費半指數跌破季線後強力反彈,代表還是有守季線意圖,三七○○點以及三五○○點將是強弱關卡。那指有谷歌、亞馬遜等支撐,季線一三六○○點還是有守,但是不宜長黑跌破一三五○○點。標普指數距離季線有段空間,站在頸線四四○○點之上就屬強勢。近期強勢的道瓊均線及指數集結在三四五○○點上下,要注意變盤發展。中國地產金融局勢不穩定,市場對美元需求轉強。

受到中國可能發生類似美國雷曼事件,中港股市下跌,台股十四日一度重挫,跌破季線後又出現長黑,技術上較為不利,因為箱型盤整約兩個月的頸線一六五九三點被跌破,使得頸線以及季線乃至上升趨勢線一六五九三至一七○○○點轉為上檔壓力區,同時外資又大賣,而量能已退至三千億元以下,的確不利多頭。

AI供應鏈注意量價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