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斌「我來和大家唱反調」 四理由兩岸不會在賴清德上台後爆發衝突

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說,賴清德當選以後,國內外有一半的兩岸專家認為2027年台海會爆發危機。(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17日在由國際危機組織、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以及台灣外國記者會合舉辦的「台灣新政府下的變局與區域展望」論壇上表示,有4個理由讓他相信中共在2027年不會武力犯台。

林中斌指出,2021年以來至少5位美軍退役的將軍說台海將在2027年爆發危機,中國打算武力犯台,2024年在賴清德當選總統後,有一半的台海專家說台海會有危機,「我來唱個反調,台海不會在2027年爆發危機,為什麼呢?有四個理由。」

賴清德當選總統後,有一半專家認為兩岸將爆發危機

第一、林中斌指出,賴清德是一個具有可塑性、有潛力做出務實調整面對中國戰爭危機的人。

2017年賴清德在當台南市長說了「親中愛台」,三年後他當行政院長說出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說自己「抗中保台」,到了2023年他以副總統身分同意蔡總統的「和平保台」聲明。

賴清德在回應金融時報的專訪時也重申這個立場,2023年8月蔡總統說中華民國台灣,賴清德也認同「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也是未來新政府的一個態度。

林中斌還舉例說,賴清德長期以來避免去道教寺廟、佛教寺廟,但去年開始造訪,開始為選民簽名。還有,他當年在成大念書時受到恩師啟發,這位恩師與北京、華盛頓都有保持良好關係。

第二、林中斌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於2022年推動華盛頓積極和北京建立溝通管道,避免衝突升級,一部份原因是2019年以來軍旗推演,發現美國對中國戰爭將是慘勝或者慘敗結果,使得華盛頓有警惕去避免戰爭。

林中斌不認為兩岸會開戰,因為美國也不希望

這也是為什麼大選前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 一年內六度訪問台北,就是避免大選前夕台海爆發衝突,而且就算11月由共和等川普贏得美國大選,川普有個鮮明立場,他會選擇去談判交易,所以不會允許戰爭爆發。,

第三、中國的文化會避免戰爭,林中斌回顧,1949到1979年中國發動6次邊境戰爭,但79年以後就沒有了,因為以前是貧窮的,那年之後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反之,1979年以來美國發起了18場戰爭,俄國發起了16場戰爭,美國軍方逐漸以自己的想法放在中國大陸身上,2021年以來至少有5名將軍警告  2027年中國恐將武力犯台。

中國策略改變,戰狼外交退場

事實上,北京當局一直以來透過外交、經濟等手段對台施壓,配合軍事實力為後盾,不讓美國找到介入的藉口。1988年《中共核武戰略》一書中我提出了超軍事手段這個詞,包括現在這個詞灰色戰略、超限戰逐漸流行。

2003年解放軍提出「臨界威懾」,在非流血傷亡的情況下「不戰而屈人之兵」,2016年以來中國在台灣周圍舉行軍事演習,不斷推到極限,又不斷突破極限,造成台灣心裡壓力越來越大,對北京來說這樣就夠了。

第四、林中斌再提出,習近平之前對台兩面手法有自相矛盾,現在比較沒有矛盾,例如曾喊出兩岸心靈相通,但又說拒絕統一會地動山搖,讓年輕人對中國沒好感。戰野狼外交逐漸退場,換成為新的攻勢,在國內受到打壓的民營企業都回來了。

攻打台灣和中國內部重振互相違背

習近平不像鄧小平,後者有豐富的國際往來經驗,習近平掌權前10年對國際是很陡的學習曲線,現在中國採取較柔軟策略,他發現用強硬手段會有不好的結果,例如,這次派代表去立陶宛說要貿易解禁,就取得成果。北京開始積極拉攏鄰近的蒙古和越南,林中斌認為,北京已經在重新思考外交策略。

只是,國土管轄和國際空間持續挑戰民進黨政府,一方面,中共在對台灣政府管轄海域、對金門附近實施限制,戰鬥機更加頻繁距離更近,另一方面則是持續拉攏里長、學生、在野黨訪問中國,也可能農產品貿易限制取悅農民。

林中斌強調,習近平也正要重振國內經濟,提升台喊衝突和北京要國內復甦是背道而馳的,上述這四個理由如果互相強化,台海就不會發生戰爭。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520前夕》 日本學者小谷哲男:民主陣營應該加強國防工業合作
斯洛伐克總理遭71歲作家「孤狼」槍擊 親俄反美立場招來殺機?
陳水扁特赦無望 陳致中曝扁心聲 蔡英文把燙手山芋丟給賴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