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幸助生態系統與藍碳研究 獲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9日電)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從事整合性生態系統研究,15年前投入「藍碳」研究,發展自願減碳抵換機制,保育生物多樣性,日前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

國立中興大學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林幸助為國內少數從事整合性生態系統研究學者,他在海洋生態保育的具體貢獻,包括將台灣地區重要的海洋沿岸生態系統,含潟湖、河口、紅樹林、鹽沼、海草床與珊瑚礁等,從傳統的族群與群集的生態學研究,藉由模式整合與系統分析,導入跨領域整合的系統生態學研究。

從生態系統宏觀尺度,以科學數據為基礎,探討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對熱帶與亞熱帶海洋生態系的結構與功能有深入了解,填補過去歐美學者的研究空缺。

15年前林幸助投入「藍碳」(海草床、紅樹林與鹽沼)研究,藉由建構碳收支模式,估算碳匯能力,量化各項生態系服務價值,探討其權衡與最佳化分析模式,致力於結合經濟與法律層面,發展以自然為本之自願減碳抵換機制與法制,藉以保育生物多樣性,期望能達成多贏目標。

目前已撰寫完成「臺灣紅樹林棲地的造林與植林」及「臺灣海草床復育方法學」減量方法,將成為海洋藍碳自願減量專案方法依據,也提出「臺灣紅樹林碳匯測量標準作業程序」及「臺灣海草床碳匯測量標準作業程序」,將成為納入海洋藍碳為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的方法依據。

林幸助在海洋藍碳研究的卓越貢獻,榮獲2022全球永續碳中和研究獎,其所發展的自然碳匯量測方法與監測架構,廣為應用於18個公部門場域及15公務機關。(編輯:謝雅竹)1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