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強建議張善政小內閣「這天」穿原民服飾上班 落實族群主流化

今(14)日上午桃園市議會進行市政總質詢,民進黨團市議員許家睿、陳治文、林志強登記發言。其中,林志強表示,桃園是都市原住民人口最多的城市,應加強落實「原住民族族群主流化」,市府跨局處會議時應納入矩陣思維討論並執行,避免本位思考,112年中央推出4年10億元計畫供地方申請,市府應積極爭取經費補助,朝向建置一區一集會所等公共空間,同時能進行文化傳承場域。林志強更建議市長張善政,今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就能要求局處長上班穿著原住民族服裝來落實族群主流化。

桃園市議員林志強提到,桃園是都市原住民人口最多的城市,應加強落實「原住民族族群主流化」。圖:黨團提供
桃園市議員林志強提到,桃園是都市原住民人口最多的城市,應加強落實「原住民族族群主流化」。圖:黨團提供

林志強提到,復興區應振興竹產業,再造原鄉發展,復興區竹林面積,約1萬公頃品質優良,適時疏伐更可以水土保持,竹本身又有固碳功能,達到淨零碳排的效果。竹子整根都能利用,且具備循環經濟特性,竹筍可食用、竹子能製作成為工藝品,竹殼等可作為生質能發電的原料,建議市府先盤點後,找一個據點做示範區,未來與產官學、農會合作。

桃園市議員許家睿表示,近五年八德移入人口快速增加,教育現況供不應求,市府應事先規劃新設校。圖:黨團提供
桃園市議員許家睿表示,近五年八德移入人口快速增加,教育現況供不應求,市府應事先規劃新設校。圖:黨團提供

林志強提及,403花蓮地震讓許多在桃園工作的原住民蠟燭兩頭燒,市府應設置災區族人補助計畫,讓年輕人有時間可返鄉重建家園。過去桃園曾在中秋節提供返鄉列車服務,請市府研議今年祭典或重大節慶能再次推動。他建議原民局今年編列預算時,評估增加原住民社團、協進會補助,還有調高事務幹部津貼,文化傳承非常辛苦,希望市府多支持。

市議員陳治文建議重啟仁義里地區都市規劃。圖:黨團提供
市議員陳治文建議重啟仁義里地區都市規劃。圖:黨團提供

許家睿則提出四大面向,包括教育、宜居桃園、道路建設、景觀綠地的城市治理方向。近五年八德移入人口快速增加,教育現況供不應求,市府應事先規劃新設校,並妥善規劃空間,增班要避免壓縮教育設施。此外,「靜桃專案」落實成效仍要加強,應研議加重罰則。「水Meet桃」是公私合作的智慧科技典範,未來應多導入民間專業,協助市府解決在地問題。

許家睿建議,未來「桃園鐵路地下化」縫合前後站的廊道,可參考高雄模式將13.8公里綠廊道改成住商混合,並結合景點讓行人駐足,考量公共運輸交通打造完善人本交通和空間。八德生活圈六號道路連接到三鶯生活圈,許家睿呼籲市府,應該以桃園為本位立場,不該完全交由新北市代辦,若捷運為主道路為輔,一定會拉長施工期程,期盼張善政協調交通局、捷工局、工務局等局處,克服進度上的困難,排出問題提早讓道路全線通車。

陳治文則建議重啟仁義里地區都市規劃。她指出,該里設籍約3千多人,房屋密集道路狹窄,地震頻傳老宅堪慮,反觀僑愛里發展不均,未來大鶯豐德交流道設置在旁,勢必會影響當地交通。陳治文提出「大員樹林亮點計畫2.0版」,包括設置新圖書空間,增設員樹林陸橋夜間交通建立認同感,並成立三元商圈,員樹林國小校舍改善時,建置通學廊道重視學生路權。

陳治文並表示,大溪交通問題困擾在地居民,希望市府善用AI及大數據科技,加強車種分類,統計大溪老街行人流量,車禍也應納入科技分析,未來設置埔頂轉運站的功能應嚴謹審視。「精神衛生法」代表對精神病人權益的重視並防止汙名化,市府法務局也應提供救助者法律協助,保障第一線社工、警察、消防人員工作權益。此外,建立完善的早療通報網絡,一旦家庭、教育發現後就能及時提供協助。

 

更多桃園電子報報導:
桃園勞動局5/23辦理說明會 鼓勵企業設哺乳室、托兒設施
全國教保技藝競賽登場 新生醫專脫穎而出獲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