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銘籲加速社會住宅興建 緩解竹縣年輕人發展壓力

【記者 彭慧婉/竹縣 報導】新竹縣年輕人口不斷增加,立委林思銘呼籲中央應該在新竹縣規劃更多社會住宅以因應區域人口增長趨勢,目前新竹縣僅一處湖口的『湖口好室』順利發包,建議利用公有閒置土地,在新竹縣其他人口增長區規劃更多社會住宅。

新竹縣人口逐年上升,特定區域的人口需求激增,亟需中央與地方攜手解決諸如教育、交通居住等需求。尤其中央政府過去承諾的社會住宅興建目標嚴重落後,造成台灣年輕族群的居住壓力大增,連帶也影響到少子化的問題。

林思銘說,根據內政部2022年資料統計,台灣已完工與已發包興建的社會住宅,僅佔住宅存量0.64%,縱使政府近一年加速發包,台灣目前社會住宅的比率仍遠遠低於世界先進國家的標準,像是歐洲地區平均超過10%、新加坡8.7%、日本5%。

依照目前中央住都中心和新竹縣政府的規劃,現有進行規劃的社宅用地,即便完成用地變更,土地取得、興建,也僅能提供新竹縣將近2000戶的社會住宅,相比其他縣市,竹縣近十年的新興人口數激增,單單在竹東外五里區域就增加了兩萬人,2000戶的社會住宅規劃,明顯不符合新竹地區的人口需求。

立委林思銘指出,竹科吸引全國各地年輕人來此就業發展,許多年輕小家庭在新竹縣落地生根,特別是竹北地區與竹東鄰近科學園區的外五里區域,除了交通問題與教育問題需要中央與地方合作解決外,居住問題同樣需要中央與地方攜手解決。

林思銘表示,目前新竹縣已經確認發包施工的社會住宅在湖口,是在溪北地區,認為也應該要加速爭取在溪南地區爭取興建社會住宅,尤其是鄰近新竹科學園區的區域,透過盤整閒置國有、軍用土地等,加速監督中央落實興建社會住宅的目標,這一部分他目前已經有掌握具體的規劃期程,但希望可以爭取興建更多數量的社會住宅。

林思銘認為在新竹溪南區域爭取興建社會住宅對外來發展有以下正面影響,第一、是緩解年輕人在新竹縣發展的壓力,讓其可以循序漸進讓年輕族群發展,等穩定後再到區域內置產。第二、透過社會住宅整體性的規劃、讓公立幼兒園、爭取興建的國高中等形成一個發展文教區,讓社會福利政策能完整落實。(圖:林思銘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