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銘聰》臺灣最大古厝 神岡呂家頂瓦厝與筱雲山莊

林銘聰》臺灣最大古厝 神岡呂家頂瓦厝與筱雲山莊
林銘聰》臺灣最大古厝 神岡呂家頂瓦厝與筱雲山莊

【愛傳媒林銘聰專欄】7月15日周六早上,台中市大屯社區大學「阿罩霧風雲」文史講座戶外教學活動,預計參訪「神岡呂家頂瓦厝與筱雲山莊」。

一般情況是:1、筱雲山莊每兩周的周日開放參觀,當日安排兩場,如七月份是07-09與07-23,時間是1030-1130與1530-1630,需要事先在台中市文資處預約。

2、頂瓦厝參訪,也是需要事先預約台中市文資處。

3、雖然免門票,但是需要預約,每個月只有兩天可以參觀,似乎不太方便。

台中市大屯社大「阿罩霧風雲文史講座」,戶外教學(神岡呂家頂瓦厝與筱雲山莊),經過溝通協調,非常不容易的安排在周六早上時間參訪,同時更是難得邀請王銘釧先生講解。參訪酌收交通及保險費用,社大安排遊覽車接送,務必讓參加學員有個平安、順利、收獲、愉快的戶外教學活動。

神岡呂家頂瓦厝,乾隆55年(1790年)定居在神岡三角仔,興建「第一公厝」,呂家在神岡的第一座建築物。據王銘釧先生告知,道光5年(1825年)買下房厝土地,以後建築即是目前稱「頂瓦厝」,這是呂家在神岡的第二座建築物。中部地區目前尚存第一代客屬移民建築中較早案例,對地方家族發展、早期開墾歷史、台灣傳統民宅發展及建築與原鄉地關係的研究,都有重大意義與價值。2004年,台中縣政府公告「神岡呂家頂瓦厝」為縣定古蹟。

頂瓦厝的建築材料大多就地取材,大量使用在地的茄冬、肖楠、樟木等樹材,卵石則來自大甲溪。建築使用了竹釘、四方釘(鐵釘)、圓釘、銅釘計四種,反映建築修建分期,也是少見。建築格局是二進雙護龍,與原鄉地祖厝極為接近,僅規模略為縮小。大木構架呈現潮州木構特質,大廳未設燈樑,亦屬客籍作法。

筱雲山莊是呂家第十五世呂炳南,建築於同治五年(1866年),呂家在神岡的第三座建築物。占地約六千餘坪,有稱「呂家新厝」,建築採中軸對稱的四合院形制。宅邸散布著中日不同風格的庭園,並以彎曲蜿蜒的圳溝穿越宅邸,形成小橋流水景致。1999年,台中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

兩層門樓是三開間,門前有一對抱鼓石,窗戶是六角窗和書卷窗,屋頂為燕尾屋脊。雖然是文學家族,門樓卻是台灣古厝中最大的一座,因當時族群械鬥頻繁,以第二層樓作銃樓,共有朝外的十六個槍孔。左右壁堵牆上有題材為「孔明獻空城計」與「杜牧秦淮夜泊」的交趾陶燒裝飾。

呂炳南有四子,其中呂汝玉、呂汝修與呂汝成,都中秀才,舉人吳子光讚譽為「海東三鳳」,四子呂汝濤是有名的東洋畫畫家。書齋筱雲軒,供族人及各方遊學之使用,軒中藏書,通計二萬一千三百三十四卷,為清代海東最大私人藏書的地方。

呂炳南對地方文化具有相當貢獻,他於咸豐五年(1855年)擔任中和季首事,並於同年創文英社。而在同治八年(1869年)他也開創了文英書院,並於光緒三年(1877年)聘請吳子光為西席,孕育了不少台灣文人,像施士洁、丘逢甲、林文欽、蔡時超,以及呂家第十六世的舉人呂汝修。

呂家與霧峰林家的婚姻關係:

一、第十七世呂敦禮(呂汝玉的長子)娶霧峰林家林月嬌。

二、第十七世呂琯星(呂汝修的長子)娶霧峰林家林金鵬。

三、霧峰林家第七世林津梁(林紀堂次子)娶呂婉如。

四、霧峰林家第七世林垂明(林澄堂長子)娶呂雨。

作者為洪霞文化交流協進會執行長、霧峰林家第九世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