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腸病毒重症 南部8天大女嬰癲癇發作心律不整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表示,上周新增一例感染克沙奇A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南部8天大女嬰,10月中旬發病,因出現四肢抖動、呼吸急促及心搏過速等症狀收治住院,為今年度最小腸病毒重症個案。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14日表示,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 (中央社資料照)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14日表示,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 (中央社資料照)

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林詠青今天在疫報記者會說明,這是今年腸病毒併發重症最小個案,個案出生時無異常,出生後有與同住家人接觸過;女嬰在出生7天後出現四肢抖動全身性癲癇情況,此外還有呼吸急促、心跳過快、心律不整、活動力下降等情形,收治加護病房後,還發現有疱疹性咽峽炎表現。

林詠青指出,經給予抗癲癇藥物和其他藥物治療,醫院懷疑是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進行通報,後來女嬰也確診克沙奇A6型腸病毒,不過腦部MRI和腦波檢查沒有異常;住院過後病況穩定,住院後9天轉出加護病房,12天出院,目前活動力、食慾都不錯,健康狀況良好。

林詠青指出,同住家人在發病前、後也有確診腸病毒,不排除是在嬰兒室接觸的時候造成傳染。

林詠青提醒,雖然腸病毒疫情高峰是每年4到10月,但台灣一年四季都有腸病毒病毒活動和感染個案,尤其大人感染後症狀不明顯,可能因沒有注意防護而傳染給小孩;若有出現呼吸道症狀或腸病毒典型症狀,務必做好洗手等預防感染措施。

疾管署監測資料指出,11月5日至11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8831人次,較前周9593人次下降7.9%;近期就診人次呈下降趨勢,但病毒持續於社區低度活動,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須持續注意學童傳播風險及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表示,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重症,含1例死亡;重症個案分別是感染克沙奇A4型及克沙奇A6型各4例、2例腸病毒D68型、1例伊科病毒21型,均為5歲以下幼童。

(責任主編:莊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