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寶寶也能救?遺傳權威讓引產變生產

準爸媽在孕期間做各種檢查,確保孩子頭好壯壯,但若結果出現「異常」,該如何抉擇?39歲黃小姐就遇到了這個情況,寶寶驗出「鑲嵌型第10號染色體異常」,原先已準備引產的她,卻在細心的婦產科醫師重新診斷後,最終順利生下健康圓潤的寶寶。

「其實這是我第2次懷孕,前年我第1次懷孕,但當時胚胎沒發育成熟流產了,所以去年發現懷孕時,我們夫妻都很高興,因為我已經是高齡產婦了,這可能是最後機會,」夫妻倆都很珍惜得來不易的小生命,也把所有需要做的檢查都做了,卻沒想到從羊水晶片、羊膜穿刺到臍帶血檢查都驗出「鑲嵌型第10號染色體異常」,被醫師告知異常比例偏高,孩子很可能是畸形兒。

「染色體異常比例達35%,和胎兒智力、長相息息相關,不太樂觀,」醫師的話有如晴天霹靂,黃小姐和先生走出診所在馬路上抱頭痛哭,後續接連問了幾位醫師、在網上蒐集資料,但得到的答案全是:建議引產。

當時儘管萬般不捨,黃小姐和先生無奈只能選擇引產,但他們仍決定好好把寶寶送走,「還好當時去馬偕醫院引產時,被建議去找陳持平醫師再確認看看,當陳醫師說可以再試試看時,我真的很開心,」黃小姐看著懷中健康熟睡的寶寶,滿是欣慰,「當時其實在網路上做了很多功課,也諮詢了好幾個醫師,但相關資訊真的有限,我們真的不知道其實鑲嵌型染色體的寶寶是有機會被生下來的,差一點就錯失機會,所以我也很希望如果遇到類似狀況的準爸媽們,不要放棄希望。」

用未培養羊水直接檢驗,異常比率逐漸下降

其實絕大部分羊水檢測結果都很明確,即「正常」或是「異常」,但仍有不到0.1%是「鑲嵌性染色體異常」個案,也就是說羊水中眾細胞的染色體中,有正常染色體的細胞、同時又有異常染色體的細胞。這種鑲嵌性染色體異常最難諮詢。

針對「鑲嵌型第10號染色體異常」的胎兒,一般婦產科醫師往往會建議引產,傳統做法只要發現染色體有異常的狀況,為了避免生下畸形兒,最保險的做法便是引產。

但是,難道真的只能引產嗎?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生育保健學科主治醫師陳持平解釋,傳統的遺傳檢測染色體製作,會先將取出的羊水細胞培養,之後才利用培養的細胞做檢測。但「鑲嵌性染色體異常」的案例中,培養的羊水細胞在培養過程,反而會讓檢測失準。若是能用未經培養的羊水細胞直接做檢測,往往能降低異常比率。

而且快速成長的寶寶和出生的嬰兒不同,其實在懐孕中期檢測出的寶寶鑲嵌性染色體異常細胞的比率,會隨著懷孕週數增加逐漸減少,寶寶出生後往往全數發育正常,且異常的染色體細胞在出生後追蹤檢查均發現快速消失或逐漸漸少。因此,建議媽媽過一段時間再抽羊水進行細胞檢查,如果隔一段時間再抽羊水細胞檢查,發現異常比率下降,陳持平往往會鼓勵父母將孩子生下來。

陳持平發現了羊水培養染色體異常的陷阱,至今已成功讓100多個差點不存在的寶寶順利來到這個世界上,他更把這些經驗寫成論文,被收錄在經典醫學教科書,讓全球更多遇到類似情況的父母和醫師參考,希望更多寶寶能順利來到這個世界。

延伸閱讀:

凍卵懶人包:凍卵年齡、費用、補助,打針取卵流程公開

晚婚成趨勢 大齡求孕先測「3力」!不同年齡不同行動策略

身心不再煎熬!「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幫罕病帶因媽咪生下健康龍鳳胎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