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證】千萬別用PVC保鮮膜?加熱會溶出塑化劑?醫:皆不建議和食物一起加熱

網傳「不要用 PVC 保鮮膜用在食品跟微波加熱」的訊息,內容聲稱 PVC 保鮮膜不耐高溫,加熱會溶出塑化劑。經查證,PVC 保鮮膜製程會加入塑化劑,如果透過微波或電鍋加熱,確實有可能榮出塑化劑;此外,如果用這種材質的保鮮膜包覆油脂食物,也有可能會有塑化劑。醫師建議,市面上有 PE、PVC、PVDC、PMP 等不同材質的保鮮膜,有些沒有添加塑化劑,但無論哪一種都還是塑膠產品,不建議和食物一起加熱,建議民眾使用玻璃或是陶瓷碗盤,減少吃到有毒物質的風險。

PVC 保鮮膜有塑化劑?

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原始出處為何?

MyGoPen 檢視網傳訊息所附網址,可以找到該篇文章來自「IM5481」網站 2019 年 7 月 26 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到不要買某廠牌的 PVC 保鮮膜,因其不可回收,且加熱會產生塑化劑(plasticizers)。

有關保鮮膜材質與食物加熱傳言,MyGoPen 致電詢問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顏宗海主任。顏宗海表示,PVC 就是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在台灣「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為 3 號,是塑膠材質的一種。

顏宗海表示,PVC 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塑化劑,塑化劑可分為長鍊和短鍊兩種,長鍊通常使用於建築材料、地板材料、電線、室內裝潢、玩具及食品包裝等,而短鍊則是用在個人護理用品,例如口紅、香水等。

顏宗海舉例,一般民眾到賣場購買保鮮膜,可能會考慮廠牌及價格,未必會注意材質,如果使用 PVC 保鮮膜保存食物,再放進微波爐或電鍋加熱,就會溶出塑化劑;另外若是包覆油脂含量較高的食物,一樣也會溶出塑化劑。因此民眾若是使用 PVC 保鮮膜,切記不要加熱,保存時最好也要跟食物至少有一公分的距離,避免吃到塑化劑。

一般市面上的保鮮膜,除了 PVC 材質外,還有 PE(聚乙烯)、PVDC(聚偏二氯乙烯)、PMP(聚甲基戊烯)等,這些材質在製作過程中,不一定需要塑化劑,使用上相對安全,但顏宗海建議,無論是哪一種材質的保鮮膜,只要是塑膠製品,都不建議和食物一起加熱。

(補充:PE 耐熱溫度 80 ~ 110 ℃,PVC 耐熱溫度 60 ~ 130 ℃,PVDC 耐熱溫度 60 ~ 40 ℃,PMP 耐熱溫度 180 ℃。)

塑化劑影響

顏宗海表示,台灣過去曾有不肖業者把塑化劑添加進食品內,常見的塑化劑為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這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屬於內分泌干擾素。如果長期食用含有塑化劑的食品,可能會出現精液數目減少、成人男性雄激素減少、男嬰肛門與生殖器距離之縮短、注意力不足過度障礙症、男童之女性行為化等問題。

塑化劑的危害是長期影響,民眾如果不小心吃到,偶爾一次不會有太大危害,因為塑化劑在體內排出一半的時間約 10 小時,不像重金屬(例如鉛),可能要一個多月才能排出一半;此外,民眾平時可以透過多喝水、多吃蔬果、少吃高油脂食物等飲食習慣,將接觸到塑化劑可能的危害降到最低。

顏宗海最後也提醒,民眾如果要加熱食品,最好使用玻璃或是陶瓷材質的碗盤盛裝,如果家裡有剩菜剩飯沒吃完,使用玻璃製的保鮮盒,會比保鮮膜或塑膠保鮮盒更來的適當。

總結來說,保鮮膜是否會溶出塑化劑,與材質有關,和品牌較無關聯。PVC 保鮮膜因為製程有添加塑化劑,如果拿去微波爐或電鍋加熱,或是用來包覆油脂食物,都有可能溶出塑化劑;但無論是 PVC、PVDC、PE 或 PMP 材質的保鮮膜,醫師都不建議和食物一起加熱,應以玻璃或陶瓷材質取代塑膠製品,減少溶出有毒物質的風險。

首圖來源:healthyfood 

資料來源:

健康遠見 - 老牌 PVC 保鮮膜可能有塑化劑疑慮?營養師:把握「三度一隔」口訣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塑化劑的毒? 

諮詢專家: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 - 顏宗海 

延伸閱讀:

【查證】寶特瓶當水壺?塑化劑和有毒劑量的銻?醫學教授解釋 

【錯誤】微波爐加熱食品變毒藥?營養全消失?無事實依據!正常使用食物不易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