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證】被強酸強鹼噴到時的處理方式?一定要先用棉布擦拭?以大量清水沖洗為主

網傳「生活達人另一項的分享文 被強酸強鹼噴到時」的文章,內容主要描述被強酸強鹼噴到時應先以棉布擦拭再沖水。經查證,文章來源為台灣石油工會高雄分會 2013 年的會刊,工會表示,會刊內容主要是給工會、工廠人員參考;一般民眾通常是被強酸強濺噴濺到,而文章中所述,其實是針對相關工作人員遇到有強酸強鹼大量沾附在皮膚上時可參考的處理方式,現場若剛好有乾淨棉布可用其吸附殘留在身上的液體,並且要注意不可摩擦到皮膚,重點還是以大量清水沖洗。


網傳「萬一被強酸鹼噴到,一定要先擦拭再沖洗」的文章?

原始謠傳版本:

生活達人另一項的分享文 被強酸強鹼噴到時 作者~許廷訓, 台灣中油公司服務,兼任,高壓特訓班助教。 正文 一次在高壓氣体訓練班課程中,我問聽眾: 如果被硫酸淋到時,你們是如何處理的? 所有人異口同聲說:馬上用大量清水沖洗。 回應者幾乎都有大學學歷。 我當場告訴他們: 照你們這樣做,一定會死的很難看! 是時候公開真相讓大家知道了。 因為,包括高雄廠所有有強酸強鹼的地方告示牌,都這樣標示: 如被強酸強鹼淋到要用大量清水沖洗…….. 這種說法正確嗎? 如果不正確,為什麼幾十年沒人質疑? 本人曾遭受因銹蝕管線針孔洩漏的硫酸噴到,當時感覺就像火把靠近臉頰很熱很熱。 我當時了解,自己是被硫酸噴到了, 當時我為自己做的處理是: 用未被硫酸所噴到的衣服擦拭被硫酸噴到的臉頰,然後再沖水5-10分鐘。 這與直接去沖水有差別嗎? 十幾年前,台灣高雄廠曾發生運酸槽車在洩酸入TANK時,槽車出口管線因壓力爆開,當時有兩人被噴。 事後一個沒事(槽車司機), 另一人住院植皮,每天哀嚎長達十個月,!!! 為什麼? 事發當時,司機很鎮靜,立即脫光所有衣褲,拿起事先準備好的乾淨棉布擦拭身上硫酸,再去沖洗! 而另一個人員驚慌失措一路叫救命,直到有人發現他被硫酸噴到,馬上用水沖洗他身上硫酸! 這一洗,就洗出大災難! 同樣罹災的兩人,時間是毫秒之差,後果為什麼差這麼多? 原因: 硫酸的沸點為338℃ 水的沸點是100℃, 當水一遇到硫酸,就開始沸騰產生高熱,硫酸就迅速與人體蛋白質及脂肪發生醯胺水解作用及酯水解作用, 於是快速分解生物組織,造成人體化學性燒傷。 其次,它對肉體強腐蝕性還與它強烈脫水性有關, 因為硫酸會與生物組織中的碳水化合物發生脫水反應並釋出高熱。 所以,如有人被潑到硫酸, 正確的處理方式是—— 保持鎮靜, 迅速找出乾淨棉布或可擦拭的紙張,這動作能減少附著在皮膚的硫酸, 擦拭完畢再去沖水5-10分鐘。 這樣做之後,最多只是一級燒傷而已。 這事件後,我遇到一個在大發工業區擔任某化學公司槽車司機的X先生。 我問他遇到時如何處理, 他的答案竟然是如上的正確處理, 我問他: 為什麼不將這消息公告給大眾知道? 他說: 幹!人家官大學問大, 我只一個小司機,人家會聽我的嗎? 我無言以對。 他還舉出三例: 第一例 在國道一號上發生遊覽車撞擊鹽酸槽車事故, 槽車破裂,遊覽車檔風玻璃破了, 鹽酸噴到司機眼睛,隨車小姐立即以飲用瓶裝水沖洗司機眼睛, 結果是~ 司機眼睛洗好了, 司機眼睛也瞎了! 第二例 某加工區槽車洩酸,發生了因長期使用的物質脆化現象,導致管線爆裂。 一個經理靠近槽車後,不幸被噴到了, 槽車司機處理經驗很豐富, 立即脫光經理身上衣物幫他擦拭後再沖洗,入院十多天,回家無大事。 第三例 生產硫酸的公司,有兩個工作人員被破管線的硫酸噴到, 一個做了正確處理,很幸運。 另一個呢?現場的人被驚嚇到,不知道用乾淨布擦拭,就直接用水幫他沖洗。 結果,後果就是体無完膚!!! 司機說. 那人住院後,醫生開的任何止痛藥包括嗎啡都無效,根本無法止痛,哀嚎長達幾個月。 我曾經做一個實驗: 戴有面罩的安全帽掛橡膠手套及護目鏡穿雨衣。 然後去買已切好的豬皮20X10,用鐵丁固定在木板上, 然後在豬肉上噴鹽酸, 結果 有擦拭和沒擦過的實驗,其結果一目了然!! 所以,請告訴大家 萬一被強酸鹼噴到,一定要先擦拭,先擦拭,先擦拭! 再沖水 這是保命之道!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的來源為何?

(一)查核記者以關鍵字進行搜尋,根據即時訊息查證協作平台「Cofacts 真的假的」資料庫顯示,最早在 2023 年 2 月 16 日就有民眾回報此訊息;而該版本的訊息中指出,此為 2013 年 11 月份台灣石油工會第一分會的月刊報導。

(二)查核記者實際致電台灣石油工會詢問,台灣石油工會表示,該篇文章確實是高雄分會會刊的文章,已經是 10 年前刊出的投稿,作者如今已經退休,而會刊內容主要是給工會、工廠人員參考。


傳言宣稱萬一被強酸鹼噴到一定要先擦拭再沖水的方法是否正確?

台灣石油工會解釋,文中提到的狀況是強酸強鹼大量沾附在皮膚上時的處理方式,如果現場剛好有乾淨的棉布或衣物,用其減少身上沾到的強酸強鹼液體再沖水;而且確切來說,也不是用「擦拭」這個動作,是以乾淨的布「吸取」身上的液體,不能用力摩擦。工會強調,主要還是以大量冷水沖洗為原則

工會表示,一般民眾遇到的狀況通常是被強酸強鹼噴濺到,皮膚上是水滴狀的液體,而不是像相關的工作人員遇到的情況,皮膚上會殘留大量的液體;而且也必須現場剛好有乾淨的布才能這樣做,如果沒有還是以清水沖洗為主,用的水也是越乾淨越好,如果有礦泉水或飲水機的水更佳,因為身上可能都會有傷口。


結論

網傳文章中提到,被強酸強鹼噴到時應先用棉布擦拭再沖水的觀念並無太大的錯誤,不過一般民眾通常是被噴濺到,而此急救方式則是針對身上有大量的強酸強鹼液體殘留之情況,棉布的作用是吸附皮膚上的液體,不可以用力摩擦,主要的急救方式還是以清水沖洗為原則。


諮詢單位:台灣石油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