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批亂蓋光電 經濟部澄清:科學數據顯示漁電共生可行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28)日造訪台南漁電共生案場,並批評政府為反核而放任亂蓋光電,讓小魚小蝦難長大,豐富生態環境都回不去了。但經濟部今晚澄清,水試所科學數據顯示漁電共生可行。

經濟部能源署表示,水產試驗所從2018年到2021年,針對全國前八大養殖物種的科學試驗,包括柯文哲今天探訪的文蛤,都可維持70%以上產能,把小魚小蝦難長大歸咎於光電板,有違科學精神。

經濟部說,根據水產試驗所於2018年至2021年對全國前8大養殖物種,包括文蛤、虱目魚、吳郭魚、泰國蝦、白蝦、金目鱸、七星鱸、石斑進行試驗,呈現均能維持70%以上的產能;部分物種如虱目魚、鱸魚、石斑等,更可超過原來產量。

台南七股地區是養殖重鎮,為了當地民眾權益及維護生態,才會採取漁電共生作為整體規劃主軸,並導入環社檢核機制,規範業者義務,保障養殖戶及地主的權益,同時規定業者在取得電業籌設許可之前,必須要取得養殖戶同意書,在漁民權益、生態及光電推動之間取得平衡點。

經濟部指出,發展綠電已是台灣產業的急需,RE100供應鏈需要用綠電的範圍越來越廣,包括Apple、Google、台積電等都已參與RE100;核電不屬於RE100定義的綠電,因此包括風電、光電在內的需求,已成為國內產業出口的必需條件,呼籲候選人不宜抹黑整個再生能源產業,讓國家發展受損。

柯文哲今天造訪台南漁電共生案場時表示,他認為政府明知能源政策是錯的,卻還硬要去做,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嚴重,呼籲政府不要為了緊抱反核神主牌,放任光電亂蓋。

柯文哲指出,理解政府想拚非核家園的決心,但非要毀掉魚米之鄉不可嗎?令人更納悶的是,一大群養殖蚵棚的漁民,養了三代五十年,都無法取得水面使用權,但光電業者一申請,使用權立刻到手,要漁民不相信官商勾結都很難。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