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若跌落神壇 小草中的「二代男」情歸何處
[FTNN新聞網]文/楊晶晶(資深記者、政論節目主持人、台大法學博士)
台灣早在八年前就有了女總統,然而,美國這個全世界最強大的民主政體,直到現在還在討論美國人是否準備好迎接第一個女性領導人。二十一世紀的大多數人,都不會承認自己有性別上的歧視,但我們在這裡關注的不只是肺活量問題,而是投票行為。性別,真的會導致選民改變其選擇嗎?近來美國總統大選諸多民調發現,此次選舉中的「性別落差」(gender gap)堪稱史上最大。簡而言之,男性與女性支持不同候選人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兩極。
美國CBS與YouGov在八月中的最新民調,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全國支持度以51%領先川普(Donald J. Trump)的48%;搖擺州則是50%比50%不分軒輊。值得關注的是,在性別方面,川普的男性支持度54%,贏過對手賀錦麗的45%。但女性支持度正好相反,川普的女性支持度44%、賀錦麗則有56%。(註一)
綜觀目前各民調呈現的的趨勢是:川普在男性選民中的支持率呈現攀升趨勢,賀錦麗則是得到越來越多女性選民支持,一來一往,使得兩人在全國性民調都在伯仲之間。
《路透社》與Ipsos八月底發布的民調,賀錦麗在全國方面,獲得49%女性和拉丁裔選民支持,領先川普的36%,大贏13%。然而,川普在決定選舉勝負的關鍵的幾個搖擺州中,如北卡、喬治亞、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等四個陽光帶州,獲得大批「沒有大學學歷的白人男性」選民青睞,獲得高達66%支持度。(註二)另一份由《紐約時報》和錫耶納大學 (Siena College)在七月底所做的民調也有類似結果,密西根州、賓州和威斯康辛州等三個重要搖擺中,55%男性選民表態支持川普,而女性的支持率掉到 39%。再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男女支持川普和賀錦麗有最明顯性別落差的,是出生於1997至2012年間的「Z世代」、目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女性支持賀錦麗有跡可循,美媒所分析的幾個政治性因素中,最主要是美國各州的墮胎法案爭議未歇,尤其是共和黨反對女性墮胎立場、甚至將賀錦麗形容成「沒生孩子的養貓老太婆」,加上川普長期的歧視女性言論,當對手從老白男換成相對年輕的女性時,反幫賀錦麗催出更多女性選票。但是最令人跌破眼鏡的,是當今的二十多歲的年輕男性們,卻更加懷念起川普那樣「傳統陽剛男子」(traditional masculinity),於是把曾說過「白人男性是種族歧視受害者」的川普,當成了寄託。(註三)
從性別落差,擴張成了政治與社會問題,甚至全世界年輕男性,都出現了這種「懷舊」趨勢。性別落差導致了更大的意識形態鴻溝,也間接影響投票選擇。
史丹佛大學的教授透過世界幾個國家的蓋洛普民調分析發現,18至30歲的年輕女性,在近幾年內,立場愈加趨向進步派、自由派(liberal),而年輕男性更傾向保守派(conservative)。德國的落差有30%、英國的25%,與台灣社會結構較相近的南韓,年輕男女間的意識形態落差更是超過50%。(註四)
現任總統南韓總統尹錫悅,2022年就是搭上這股年輕男子厭女風潮而當選。他對於女性的言論主張,幾乎跟川普異曲同工,認為性別平權本身就是一種「反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認為男人也是弱勢族群,政見直接主張廢除部會中為女性權益制定政策的「女性家庭部」,因而獲得超過五成以上30歲以上年輕男性選票支持,南韓媒體泛稱這種反女性主義的二十多歲男性為「二代男」。
很明顯的,台灣近幾年也出現「二代男」的偶像: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走的也是反女性主義路線。他的造勢場合上大多數是年輕男性,選舉期間諸多民調也顯示,柯文哲獲得平均三成多的20至39歲群眾支持,尤其是男性。台灣社會尚未意識到性別落差鴻溝的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但最直接且顯著的影響,將是2028總統大選。
若柯文哲與民眾黨政治前途逐漸走向泡沫,藍綠兩大黨必須改變傳統思維,而將「性別差異」擺在首位來思考。
首先,300萬年輕「小草們」,尤其是「二代男」的意向,將左右國民黨或民進黨能搶到年輕選票的關鍵族群。倘若國民黨的人選為目前黨內呼聲最高的台中市長盧秀燕,對爭取連任的賴清德總統來說,「性別」恐將成為他最強的對手。這裡指的不單純是候選人的性別,年輕族群日漸加劇的「性別鴻溝」,更是從現在開始必須優先被關注的面向,大至政策制訂、社會福利、小至選戰主軸,都必須考量這個從未被重視的細節,不能再泛泛將「Z世代」、「年輕人」一視同仁,而必須檢視「年輕男性」和「年輕女性」各希望政府做些什麼、面臨何種困境。
藍綠最終誰能獲得小草傾倒?事情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註一:《CBS News / YouGov》民調
https://today.yougov.com/topics/politics/explore/topic/CBS_News_YouGov_polls
註二:《Reuters/Ipsos》民調
註三:《New York Times/Siena College》民調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4/08/10/us/elections/times-siena-poll-likely-electorate-crosstabs.html
註四:《金融時報》
https://www.ft.com/content/29fd9b5c-2f35-41bf-9d4c-994db4e12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