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北農各有派系、山頭利益 過去蔬果檢測常農藥超標

北農二十六日進行人事改選,農委會、青果社董事一共有九席退席,使新任董事長和總經理人事案議程無法順利通過結果還是被市府派的楊鎮浯以十四票拿下董事長,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不願置評,臺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二十七日指出,但願北農人事改選盡速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中盡速完成,繼續保障農民與消費者的權益。

柯文哲在臉書指出,農漁產銷是非常專業的工作,尤其台北市是全台最大生鮮蔬果市場,每日的進出價格、存量牽動全台市場,北農公司股權結構橫跨北市府、農委會、全國農會、青果社和其他農民團體等代表,猶如多方權力角力場。

他說,因為各有派系、山頭利益,過去許多管理非常鬆散,對食安往往睜一眼閉一眼,我在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就發現北農抽驗蔬果農藥經常超標,決心推動供應人實名制,只要是送到第一、二果菜批發市場的供應人,都要先提供身分資料,若經過質譜儀化學快篩抽驗發現不合格的,蔬果就必須立即銷燬,不能流入零售端。

他表示,北市府做了很多努力,首先,由市場處撥出經費,輔導北農改善「電腦交易資料庫系統」,還動員幹部、拍賣員到各個產地向農民朋友說明,並使用質譜儀快速檢驗,一年多下來,建立起十四萬二八0九筆供應人資料,讓農民更落實安全用藥、保護土壤環境,也能讓大台北地區的民眾吃得安心。

一一一年雖然遭受疫情打擊,他們仍然建立了全台第一條花卉冷鏈系統,讓每朵農民辛苦產出的花朵,從採後預冷預措處理、到分級包裝、運送、臺北花市冷藏庫接收,都能維持在良好的冷鏈環境,當時我就希望冷鏈能繼續推廣到台灣農產、肉類蔬菜等供應、將包裝標準化,如此才能開拓台灣農民的銷售管道與市場,把高品質的臺灣農漁產品,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