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營要聞】落實環境整頓 防範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

天氣日趨炎熱,且夏季為登革熱好發期,午後雷陣雨導致的悶濕環境,更是病媒蚊孳生重要源頭;登革熱部分症狀如發燒、頭痛、肌肉痛、關節疼痛等,與新冠肺炎相似,為免混淆誤判,各單位應同步加強防範,妥善落實環境整頓與積水容器清除,確保官兵健康。相關宣導注意事項如次:

一、病媒蚊:埃及斑蚊、白線斑蚊。

二、傳播方式:透過病媒蚊叮咬為主要之傳播途徑。

三、潛伏期:典型約為3至8天(最長可達14 天)。

四、臨床症狀:依病情嚴重程度,可區分典型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典型症狀如下:

(一)典型登革熱:有突發性高燒(≧38℃)、全身痠痛、肌肉與骨頭關節劇痛,轉動眼球或按住眼球時,前額及後眼窩會感覺特別的痛,俗稱「斷骨熱」或「天狗熱」,有時也會伴隨皮膚出疹情形。

(二)登革出血熱:登革熱病毒有4型,初次感染發病後,身體對該型病毒產生終身免疫,但後續若感染到不同型別病毒時,恐將發生「出血性登革熱」,症狀與典型登革熱類似,惟後者有明顯出血現象(如:皮下點狀出血、腸胃道出血、子宮出血、血尿等)。

五、防治作為:

(一)防疫「3不原則」:

1.不讓蚊子孳生:

(1)力行「巡、倒、清、刷」措施,經常巡檢室內外可能積水容器及廢棄輪胎,清除積水,留用容器每週刷洗、倒置,並於下雨過後再次環境稽查。

(2)營區內及周邊環境若有樹洞、陰井、屋頂或凹陷地區等易積水處,應以砂石、泥土填滿,或鑿洞排水。

(3)營舍陰暗處或地下室,應巡檢清、除積水,必要時噴灑藥劑,或使用捕蚊燈,避免病媒蚊孳生。

2.不讓蚊子入室:各單位營舍須加裝紗門(窗),並定期檢整紗門(窗)保持完整、無破損及密合。

3.不讓蚊子叮咬:

(1)提醒官兵公勤外出、返鄉、旅遊或前往高感染風險地區時,宜著淡色長袖衣褲。

(2)要求官兵於身體裸露部位使用防蚊液,提升個人防護能力,亦可於衣物噴灑防蚊液,增強效果。

(3)就寢時須懸掛蚊帳,並將下擺壓至床板下,必要時配合使用捕蚊燈或電蚊拍,避免遭蚊子叮咬。

(二)有疑似症狀者(發燒超過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者),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活動史等相關資訊,以利診斷治療;另請臨床醫師亦提高警覺,為避免防疫期間,疑似病例未及時診治,對於具登革熱流行地區旅遊史之病患,除考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外,仍應加強登革熱疑似病例通報,並適時使用NS1快篩試劑。 (軍醫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