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影言》嬰兒轉運心之旅 小人物獲得救贖

作者 柿子 報導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是枝裕和」的作品?一直以來,我鮮少推薦朋友觀賞他的大作,主要因為「是枝裕和」鏡頭下的人物,雖然有著暗潮洶湧的情緒,卻都是以平和、日常到不行的方式表達。這些片子或許讓人在走出電影院時有滿滿的惆悵感,但對想要看重口味的觀眾來說,「是枝裕和」作品就像一碗清粥。

《嬰兒轉運站》讓主角宋康昊摘下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獎,但沒有看過《小偷家族》或《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的朋友們,就不要買票進場了。相較之下,《嬰兒轉運站》的情緒更平淡、簡單,像是用超高檔食材製作的料理,卻幾乎沒有調味,絕對不會是普羅大眾會感到有趣的故事。但若能靜下心來感受這部作品,《嬰兒轉運站》就會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好片。

《嬰兒轉運站》描述經營洗衣店的相鉉與育幼院出身的東秀,在某個下雨的夜晚,偷偷抱走教會「嬰兒保護倉」中的嬰兒,兩人原本打算找適合的買家販嬰,孩子的母親素英卻找上門來。為了要幫孩子找到適合成長的家庭,素英決定與相鉉、東秀同行,殊不知刑警秀珍偷偷跟在後面,準備揭發人口買賣的惡行。

該片與《小偷家族》高度雷同,差別在《小偷家族》直到最後才讓觀眾知道,片中看似和諧的家庭,其實彼此間根本沒有血緣關係;而《嬰兒轉運站》則是讓這群社會邊緣人,在尋找好家庭的旅途上,慢慢發展出猶如家人般親密的聯繫。

就因為《嬰兒轉運站》反向操作《小偷家族》的結構,導致故事缺乏「爆點」,雖是本片最大缺點,卻也是優點。精采之處就在觀眾一開始是處於「冷漠視角」,像是警察在遠處觀望般,因為與自己無關,可以冷漠地說「既然不要養,一開始就不要生」云云。隨著故事發展,觀眾慢慢發現每個角色背後的故事,就會逐漸產生認同感,既希望孩子成功被收養,又希望這群人能好好守護孩子…直到最後,觀眾就像是跟著演員一起旅行,再也無法置身其外。

是枝裕和的風格在這部電影發揮地淋漓盡致,相鉉明明做出「人口販賣」這樣可怕的事,但大銀幕上的他卻總是憨憨的笑著,一邊唱歌一邊踩縫紉機、一邊熨衣服一邊和鄰居打招呼,沒有人知道他背著龐大的債務、天天被黑道追債。這樣「表面笑著、心裡哭著」正是是枝裕和的強項。

其他角色也是如此,表面上帥氣又和善的大哥哥東秀,心裡卻怨恨著母親不是那40分之1;看起來只想著錢的素英,幾天前才把情人殺死。這幾個角色都不是壞人,卻因為各種因素被迫走上了使壞的人生,當這群人聚首,就像是幾個受了重傷卻仍假裝兇猛的野獸,終於卸下心防開始舔舐彼此的傷口。

故事的高潮在「洗車」,因為車窗不小心被搖下,車子裡的人通通被淋濕,但他們卻是高興的。原本各有盤算的他們,就在那一幕對彼此解放了,或許在他們邊緣的人生中,那一刻才是能真心地開懷大笑。素英在夜裡對每個人說出「感謝你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時,每個人心裡那道過不去的檻一瞬間瓦解,那一幕真得讓人感動地起雞皮疙瘩,也因此當素英背叛了大家,向警察自首時,沒有人有怨言。

是枝裕和鏡頭下的人們,都是簡單、善良的,我甚至認為是枝裕和就是一位活菩薩,他能看出每個角色心底那塊良善之地,再用非常平淡的方式呈現於銀幕上。電影結束於孩子被警察認養,畫面停留在這群沒有血緣關係之人的合照上,更讓我想起《小偷家族》,想起這群「假家人」一起在後院看煙火的樣子,而這次,幸好是個好結局。

若問我電影好不好看?就像宋康昊奪下最佳男主角,從頭到尾他都沒有顯眼的表現,卻讓觀眾相信他從痛苦中逐漸解放,到最後正視自己人生的轉變。大哭、大聲嘶吼、撕心裂肺…,全部都沒有,《嬰兒轉運站》幾乎就是一部沒有起伏的電影,更不用說能帶給觀眾什麼娛樂,抱著錯誤期待走進影廳一定會「睡好睡滿」129分鐘,但若能靜下心感受,即能發現箇中的美妙。我給這部片「強力推薦」的4.5顆柿子,但是一部淡如清粥的片子,除非你失眠,否則不要輕易挑戰自己。

酸柿子點評吵著要坐摩天輪,上去之後再說太高了很想吐,這種小孩是不是應該被打屁股?他的「歡」是讓我在電影院裡焦慮的最大原因。

影評等級:(0顆柿子~5顆柿子)
0顆柿子:影史奇觀;0.5顆柿子:不值一提;1顆柿子:絕對傻眼
1.5顆柿子:眉頭深鎖;2顆柿子:一陣尷尬;2.5顆柿子:尚未成熟
3顆柿子:可有可無;3.5顆柿子:瑕不掩瑜;4顆柿子:不看可惜
4.5顆柿子:強力推薦;5顆柿子:影壇經典

作者介紹:電影部落客「Mr.柿子」,從大學時代開始迷上電影,過著沒有電影活不下去的生活,曾經有一天趕過6場電影的瘋狂紀錄,誓言為每部看過的電影,寫一篇評述,至今已破千篇文章。

《本專欄固定每週五刊出》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