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挺巴浪潮 壓垮拜登的稻草

近段時間,美國著名高校已成為對以色列在迦薩地帶的行動導致大量平民傷亡表示憤怒的中心。抗議活動在美國批准對以色列的新援助計劃以及美國眾議院批准了《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案》的背景下愈演愈烈。美國聯邦眾議院於5月1日通過《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案》(Antisemitism Awareness Act),以打擊大學校園的反猶太主義行為。在11月總統大選之前,這些抗議越來越成為拜登的一個政治難題,甚至危及其連任希望。

一方面,拜登在美國國內面臨著很大的壓力,美國高校方與地方軍警合作強硬遏制校園抗議活動,加深了年輕群體以及阿拉伯裔選民對拜登質疑。哈佛大學上個月民調顯示,年輕選民對拜登支援率,只多於川普8個百分點,遠低於2020年的23個百分點。政治分析師戴維‧舒爾茨認為,大規模學生抗議可能影響拜登的總統選舉選情,「民主黨需要非常高的年輕選民投票率才能贏得選舉」,否則形勢將對共和黨有利。

在國際上,拜登盲目支援以色列濫殺巴勒斯坦人,面臨國外盟友割席,聯合國大會上周五召開會議,以143票支持、9票反對、25票棄權,大比數通過決議,提升巴勒斯坦在聯合國地位,美國的西方盟友對議案紛紛投下棄權票甚至投票聲援巴勒斯坦。更令拜登心寒的是,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對拜登拆台,無視拜登要求以色列停止濫殺平民、人道對待巴勒斯坦人等要求,蔑視美國的反對強行進攻拉法。尼坦雅胡或許斷定拜登連任無望,取代他成為美國新任總統的會是與他更為友好的川普。

另一方面,共和黨對此大作文章,川普試圖佔據反對反猶太主義的道德制高點之際,利用大學校園的騷亂作為拜登和民主黨軟弱的表現。與此同時,川普的競選團隊還在以色列大屠殺紀念日發布了一段視訊,旨在對比 2024年總統候選人對反猶太主義的反應,該視訊展示了川普訪問以色列的畫面以及他發表的演講,承諾與猶太人站在一起並對抗反猶太主義。川普的這些努力,無疑是趁亂拉攏猶太選民。

雖然川普的戰略顧問班農曾為幫助川普贏得2016年美國大選時傷害了猶太選民。班農為了幫助川普牢牢鎖住被全球化拋棄的底層白人和城市中產階級中的種族主義右翼群體選票,推崇白人至上主義,並高喊「猶太人不會取代我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一波由於川普任期請來香港大學醫學院前研究員閆麗夢,在新冠病毒起源問題上制造虛假研究結論鼓吹陰謀論,將公眾注意力轉向中國,再通過對華強硬態度贏得民眾支持。導致川普時代滋生的仇亞犯罪事件延續至今形成仇亞風潮,由於拜登應對不力,直接導致亞裔對民主黨的支持籌碼鬆動。

美國在迦薩戰事越陷越深,總統拜登的選情將可能越艱難。拜登現時選情落後川普,他若無法挽留各族裔和年輕人選民選票的支持,可能成為壓斷其連任希望的最後一根稻草。(作者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