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美感環境再造績優學校 分享成果

臺東縣關山國小庭園重新整地,打造孩童的戶外體驗場域
臺東縣關山國小庭園重新整地,打造孩童的戶外體驗場域
嘉義縣立大埔國中小改造後的空間成為校園內熱門休憩點
嘉義縣立大埔國中小改造後的空間成為校園內熱門休憩點
臺東縣關山國小孩童於展演平上進行課程教學與體驗
臺東縣關山國小孩童於展演平上進行課程教學與體驗

為了營造具美感的校園環境,透過「境教」方式,將教學活動與學習環境結合,讓學校師生意識到生活美感的重要性,教育部自105年起推動「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今天(6號)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舉辦「111及112年度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績優學校及績優設計師頒獎典禮」,表揚辦理校園美感環境再造成果績優學校及績優人員,並分享推動校園環境美學教育經驗。

 

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111及112年度共有15所學校獲補助進行改善校園美感,學校透過專家學者組成輔導團隊,協助引導學校發掘潛在的改造契機,以營造兼具在地區域環境與文化特質、學校需求及整體視覺美感的校園;並選出2所特優學校、2所優等學校及2所甲等學校。111年度獲獎學校特優獎為高雄市大寮鄉溪寮國小、優等獎為南投縣立社寮國中、甲等獎為新北市瑞芳區濂洞國小;112度獲獎學校特優獎為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優等獎為臺東縣關山鎮關山國小、甲等獎為嘉義縣立大埔國中小。

 

臺東縣關山鎮關山國小幼兒園校舍建築採紅磚古樓設計,但八角建築造型特色及室外庭園造景圍籬,限縮幼童學習及活動空間;為了擴充學習場域,另於校舍外搭接採光罩,功能性不足並造成環境空間凌亂。透過計畫協助,學校重新設計採光罩,使其轉化為光影廊道,前方庭園則重新整地,並於鳳凰木下搭建木平臺,作為幼童的戶外教學場域。校方表示,原先為了怕幼童離開園所而增設的不鏽鋼圍籬,像似把孩子關在柵欄裡,改造後孩子能不受阻隔的進入到草地,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更寬廣地探索,嘗試新的可能與體驗。

 

嘉義縣立大埔國中小為活化閒置的舊校長宿舍二樓、創造新的學習場域,改變上樓動線,以木紋地板玻璃帷幕創造出整體空間的寬闊與穿透性,將其轉化為戶外的藝文教學空間,作為藝文課程體驗創作及展覽場域,並結合社區藝文活動,以提升藝文風氣、培養學生美感素養。校方表示,該空間亦將自然的美引入,成為校園內熱門的休憩點,讓學生在閒暇之餘,可以眺望校內風景,釋放學習壓力,達身心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