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遊蕩犬攻擊調查】12年301宗、1死4重傷 大學學生會籲檢討

去年7月台大白鼻心遭犬殺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加上多年來不少學生反映被犬追或攻擊,促成六所大學學生會聯合要求教育部、農業部制定校園遊蕩犬隻專屬指引。各單位將於3月11日下午開會討論。

《環境資訊中心》整理教育部2011~2022年間收到各級學校關於遊蕩犬攻擊師生的通報數據,發現12年來共301宗相關攻擊個案;在2013年起始有統計受傷及死亡個案中,記錄到一宗死亡,245人受傷,當中最少四人為重傷。我們並取得部分大學近五年校園犬隻咬傷人的紀錄[1]

這些通報數字,可能只屬冰山一角。目前不少大學處理校內遊蕩犬均採用TNVR方式(Trap捕捉、Neuter絕育、Vaccinate注射疫苗、Return原地回置),但每一次原放,卻是犬隻攻擊其他生物的隱憂。在誰比誰的生命更重要的課題上,可能難以找到各方都滿意的答案,但對一眾學生而言,及時制定應對政策,免更多師生及野生動物傷亡,是學校及政府部門刻不容緩的責任。

狂吠、追逐、咬傷、死亡——「難道只能祈禱不要遇到狗群?」

2023年3月,有清華大學學生在Dcard發文,稱晚上在女宿範圍遇見一名女生被三隻野狗圍住,遂致電駐警隊請求協助,未料救兵未到,自己也變成野狗目標,左、右腳有四處被咬傷,其中一處有5公分撕裂傷,須縫三針。

「我1月在交大田徑場後面被白色野狗咬過」、「難道在這期間我們就只能祈禱不要那麼衰遇到狗群?」貼文下的留言,有的分享同樣遇到校園遊蕩犬,更多的是充滿恐懼。

《環境資訊中心》整理教育部2011~2022年「各級學校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統計分析報告」資料,有關「被犬隻攻擊」個案合計有301宗,當中以大專院校/大學最多,合計91宗;其次為國小有82宗。幼兒園亦有8宗。

報告從2013年始起有統計受傷人數及死亡人數,至今10年間,共有245人受傷,一人死亡,但沒有細分所屬校園級別。從2015年始起則有細分重傷及輕傷者,199名傷者中,有四人為重傷。不過教育部並沒有補充死亡及重傷個案之詳情。

校園犬隻攻擊師生事件也多次登上媒體版面。2008年12月底,成功大學一名68歲法籍法文兼課老師尚娥弟(Marie-Odile CHAMBRE)修女騎腳踏車行經光復校區遭校內遊蕩犬驚嚇後倒地,頭部重創顱內出血,一度昏迷成植物人,至2015年離世。2023年,台大總圖書館前草坪亦有遊蕩犬咬人,兩名女生受傷。

記者向多間大學詢問校園遊蕩犬數據及政策,除部分大學未提供傷人數據,國立政治大學回覆稱,2021年該校有六宗犬隻傷人個案,2022年及2023年均有八宗。國立成功大學近5年則共有九宗野犬傷人通報個案,大部分受傷人士是於半夜12時至3時在校園內行走,「天色太暗突然被遊蕩犬衝出咬到」。南華大學則稱,近5年來接獲通報遭犬攻擊事件僅兩宗,一宗為咬傷同學,另一宗為咬破汽車保險桿。

遊蕩犬入校園  民眾餵飼成飼主恐遭罰

上述犬隻攻擊數據,只靠師生向校方呈報,再由校方向教育部通報,但更多的人犬追逐和威嚇,並沒有記錄在案。

就讀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大五的劉同學向記者表示,3年多前已在鄰近河濱的水源校園見過三隻去(2023)年攻擊白鼻心的野狗,牠們有時會叼着老鼠走來走去,也常常躺在一處草皮上,「同學如果想在草皮上躺着休息,都會離那幾隻狗遠遠的」。有一晚他在校園牽腳踏車,那幾隻狗在不遠處盯着他並逐漸靠近,「感覺好恐怖,不知道會不會被攻擊」。

在校4年多,他觀察到有民眾會定時在校內餵飼野犬,不單吸引狗隻在校流連,更造成環境衛生問題,「有時留下麵包碎、塑膠袋」。有學長曾向校方反映,但得出的回應是「只能勸導,不能一直開罰」。

值得注意的是,政大過去3年22宗校園犬隻傷人個案,或其他追逐嚇人的犬隻,在校方的定義上屬放養犬而非流浪犬。政大向記者表示,「是特定人士在校內餵食放養,造成特定犬群滯留校內產生領域攻擊路人」。該校即使聯繫動保處圍捕,「特定人士」亦會阻撓。

根據媒體報導,該「特定人士」姓李,在政大長期放養狗群,被稱為「狗后」。多年前李女士在網路上與學生們筆戰衝突,並將內容用詞較激烈同學們資訊收集後至派出所備案,揚言提告。同學與家長為免招惹訟案,疑以和解及賠償不定之金額使李女士撤告。李女士食髓知味,校內就常聽見李女士揚言提告。

不過,近年不少政大學生在Dcard發文稱遭該特定犬群追逐攻擊。2023年2月中,一名女子被咬傷右小腿,李女士作為「飼主」被開罰2000元罰鍰;至7月中狗隻又兩度攻擊民眾,即使民眾未提告,但因有填寫校園動物滋事紀錄單,警方調查後案件送至台北地方法院,法官裁定李女士未替犬隻繫繩和戴上嘴套,又放任狗群在校活動致民眾受驚或被咬傷,因連續縱容犬隻嚇人,判8000元罰鍰。

但並非所有餵飼遊蕩犬隻的民眾都會被法官裁定為飼主。根據《窩窩》報導,有花蓮民眾餵養的外來犬衝撞機車致騎士摔倒受傷,但法院不認為該餵養人為飼主,毋須賠償。

依現行規定,如有人餵養流浪狗造成環境髒亂,可向1999或地方政府環境保護局反映協助清除;若有具體事證則可依《廢棄物清理法》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成功大學則向記者稱,農業部對於乾淨餵養者並無相關管制措施,該校僅能透過駐警隊定時巡邏道德勸說,缺乏強而有力的制裁手段。

全國動物收容所一年野放逾2.5萬隻犬貓

「那些(攻擊傷人)狗往往被動保處捕捉之後到收容所,可能會被民眾領養回來,然後繼續野放。」台大學生會會長莊智程說。他稱過往動保處抓了遊蕩犬之後,曾有犬隻又逃回台大,「從獸籠逃出來三次,那我不知道為什麼。」

農業部全國動物收容管理系統的數據,或可解釋莊智程的疑惑。根據資料,自2017年零安樂死政策實施後,2018年有6768隻犬貓絕育後被回置街頭(數據無細分犬或貓),翌年已大幅增加73%至1萬1734隻;2022年及2023年的回置數則突破2萬多隻。

收容所爆滿,照養成本高,資源不足為多年詬病。以台北市內公共動物收容所為例,最多可容納450隻犬,但截至2024年3月8日,犬隻在養占可留容比例為162%;台南市的比例更高達176%;雲林縣為141%;澎湖縣為122%。新竹收容所2022年就曾傳出因籠位滿載而野放收容犬隻,縣府當時發出聲明,稱為使收容所能繼續收容野外受傷動物,須釋出部分無法被認養且適合回置的犬隻,以挪出空間。

同年監察院就新竹收容所野放犬貓事件作出調查報告稱回置野放的犬貓和在地遊蕩犬及野外貓隻合流,對於野生動物的犬殺、貓殺及疾病的傳播事件頻傳,對野生動物族群潛在衝擊極大,促請農委會(現為農業部)正視問題並速謀對策,訂定回置之嚴格規定。

TNVR成效有限? 台大師生曾聯署要求校方改善處理校園野犬政策

民眾餵飼野犬、收容所爆滿問題,校園和社區同樣承受。回到校園本身,不少大學以TNR/TNVR為原則,各自制定其校園犬貓管理政策。

台大向記者指出,在2007年以前,該校以捕捉移除方式處理校園遊蕩犬貓,但成效不彰,遊蕩犬貓數量並未獲控制。2007年以後,該校改以TNR方式管理校園遊蕩犬貓,針對犬隻則輔以「精確捕捉」措施,將具攻擊性犬隻選擇性從校園移除。

從台大提供2007~2023年間的數據顯示,17年來校園遊蕩犬數目均呈現下跌,無論是曾出現的或是須TNR、問題移除的遊蕩犬,從最初每年數十隻高峰至2023年僅有個位數字。

只是,台大仍接二連三發生犬殺野生動物或咬傷人事件,莊智程及不少師生對TNVR的成效存疑。

2023年初,有台大生發起「校園應全面禁止遊蕩犬隻聯署」,提出多項建議措施,包括要求飼主攜校外犬貓進校時須使用口罩、鏈繩、箱籠等適當防護措施方可進校;校園出現遊蕩犬貓皆應通報台北市動物保護處或其他動物保護團體捕捉移置等。聯署共收到逾700名師生校友實名支持。台大生於5月校長座談會上向校方遞交請願書,但據莊智程說,校方當時的回應「不是很積極」。

至7月,台大發生白鼻心犬殺事件後,台大森林環境資源學系、昆蟲系、農業化學系共11個科系多名教師於8月發起「加強校園內遊蕩犬貓管理」聯署。他們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服務是大學社會責任,為台灣社會提供正確的科學知識及對政府機關作出政策建議,「是台大身為高校龍頭應盡的使命」。他們亦指,TNVR成效有限且移置進度緩慢,甚至遊蕩犬貓在TNVR後仍有多次攻擊學生的行為和紀錄,建議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的架構上,重新修訂及討論校方已建立的台大校園犬貓管理要點。

教師更進一步要求政府相關部會如農業部,對零安樂政策及TNVR措施進行修正,盡速降低外來入侵的遊蕩犬貓族群量。

成功大學則對記者描述其困境——過去5年該校自行抓紮犬貓共42隻,其中2023年有19隻,占45%。在政策工具相當稀少的狀況下,成功大學管理方式以穩定校內犬隻數量為主,但因地方政府收容所超額收容,導致所謂精準捕捉難以繼續,遊蕩犬結紮後動保處會原地放回,造成同樣事件重覆發生。

此外,成功大學指出,法令要求犬隻麻醉吹箭必須有獸醫執照,但實務面上擁有獸醫執照者,大多數都無法對會移動的遊蕩犬進行麻醉吹箭,舉國罕見具有專業能力的合法人員,故執行效率大打折扣。

六校學生會提三大訴求︰TNSA、禁餵食和放養、老弱病重安樂死

2024年2月23日,六間大學包括台大、政大、中山大學、中正大學、成功大學及南華大學的學生會,就校園遊蕩犬問題到立法院陳情,教育部稱會於3月邀集農業部及學生代表討論政策。

莊智程向記者表示,目前教育部的「各級學校犬貓管理注意事項」主要是為了避免狂犬病,並非針對遊蕩犬傷人或傷害野生動物;早於去(2023)年11月的協調會上,教育部承諾在2024年3月會召開聯合會議並制定「新指引」。他接著表示,不少大學均以TNVR為原則,但TNVR沒法解決遊蕩犬數量問題,希望教育部的「新指引」可更明確說明,並藉此盤點各學校管理遊蕩犬的狀態。

盤點六校學生會提出的三大訴求,包括要求大專院校從TNVR朝向TNSA(Trap捕捉、Neuter結紮、Shelter收容、Adopt認養)方向改革;第二是禁止餵食和放養,「希望能加強處罰,但往往執法人力不足,(民眾)餵食時間短暫,沒有足夠收證」,要求政府更積極針對這些行為的取締;第三是針對比較衰老、重病的動物執行安樂死,「這也是兼顧牠們本身的生存福利,跟整個動保政策量能,在權衡之下,我覺得是可行的一個方案。」

教育部稱,現正彙整農業部遊蕩犬相關法規與資源,並研擬校園遊蕩犬管理宣導資料;另針對「各級學校犬貓管理注意事項」亦同步檢視相關內容中。教育部將於3月邀集農業部及相關學生會代表進行討論,並規劃邀請犬隻管理優良學校分享管理作為,研商討論後,將資料通函予各大專校院參考執行。

農業部回覆指,過去每兩年一次、共三次舉辦全國遊蕩犬調查,數量均落在15~16萬隻。由於校園遊蕩犬傷人個案是向教育部通報,農業部並無掌握相關數字,在收到教育部邀請後,會協助大學學生會共同討論校園遊蕩犬處理政策。

聯合會議將於3月11日下午舉行。莊智程稱,希望今次大學學生會串聯是第一步,先從大學改善遊蕩犬問題,透過教育部「新指引」,擴大適用到高中、國中、國小,或甚推廣到其他社區,「我覺得這個方向是非常好」,他說。

部分大學及教育部回應校園犬攻擊事件及其校園遊蕩犬貓政策(經記者節錄彙整)

國立台灣大學 2021年依據「教育部各級學校犬貓管理注意事項」,訂定「國立台灣大學校園犬貓管理要點」。2023年起將絕育及施打疫苗等,委由具有獸醫師執照之專業單位辦理,並將校園犬貓相關業務,以勞務委外方式公開招標,對常駐校內的遊蕩犬貓進行追蹤管理,分析每月校內犬貓分布資料,倘有新移入犬貓,將密集追蹤評估,並針對具潛在攻擊性(包括但不限於習慣性追逐人車、連續對人吠叫等)、發生傷人事件、感染疫情者,優先且積極採取適當隔離措施或通報台北市動物保護處捕捉移置。 2024年已無定期追蹤常駐犬貓,會依據犬隻是否有攻擊行為及進校頻率,調整校內遊蕩犬隻管理之標準作業流程,若接獲攻擊性犬隻通報,依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處「精確捕捉作業流程」原則,立即通報動保處捕捉收容;經常進校犬隻則造冊追蹤,並視個別狀況通報動保處處置。 國立政治大學 本校發生犬隻咬傷人或追逐嚇人犬隻,在定義上屬放養犬隻而非流浪犬隻。本校有犬隻管理條例及細則規範犬隻入校管理方式,除禁止違規飼主入校外,亦有以社會秩序維護法舉報飼主進行裁罰的紀錄。 國立中正大學 近幾年校園流浪犬通報傷人事每年不到1件,且多為犬隻與學生嬉戲不慎咬傷。倘有切確傷人之凶猛犬隻,環安中心將強制驅離,或通報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進行捉捕。 原有政策為以「結紮代替撲殺」、「認養代替購買」為宗旨;對於兇猛具攻擊性及傷病犬隻進行優先驅捕,亦針對校內教職員生通報之重點區域加強驅捕作業,捕捉之流浪犬暫置於環安中心,由學生社團─寶貝生命社暫時照顧。為使政策更制度化,並賦予參與校園流浪犬TNVR之人員或學生許可,本校於2022年5月通過「國立中正大學校園流浪犬之處理原則」,並視情節通知警察機關或動物防疫機關派員到校協助處理。 南華大學 於2013年訂定校園流浪動物管理辦法,其中包含TNR原則;教育宣導則著重於師生教育,建立尊重生命精神及具備了解動物的能力,並與前項動物管理配合,達到與動物和平共存及友善動物校園之目標,同時成立GOGO志工隊,協助本校流浪動物的保育工作。 國立成功大學 於2017年修訂「校園流浪動物處理原則」,由「總務處事務組、校園安全管理單位(駐警隊)及成大流浪動物志工」等協助處理共同維護校園安全。本校依據政府相關單位推TNVR,配合動保處原地抓紮回放。若遭遇校園遊蕩犬咬傷事件,依本校建置之通報系統,單位負責人會透過通報資訊進行相關資料蒐集,包括調閱監視器確認犬隻、觀察犬隻生活範圍,並將確定的犬隻資訊通報動保處,後續請動保處捕狗。 教育部 教育部已訂定「各級學校犬貓管理注意事項(下稱注意事項)」,並函頒各級學校,做為學校訂定管理規範之參考。該注意事項要求學校確實造冊管理校園飼養之犬、貓及完成疫苗注射,其後應配戴頸環、頸圈等,以利辨識。同時對於經常於校園出現的遊蕩犬、貓,若已建立深厚關係,亦請學校於能力範圍內納入照顧,並做好相關配套管理。

另注意事項第1點及第9點敘明,該注意事項係提供各級學校訂定相關管理規範之參考,學校得依其權責,參酌該注意事項,邀集相關校內代表(包括志工或學生社團),於不違反相關法令情形下,秉持兼顧尊重生命及防疫等原則,協商訂定管理規範,以顧及生命教育、防疫及師生安全。

教育部將函請大專校院依注意事項之原則及精神,落實造冊及校園犬隻管理,保障校園師生、野生動物及犬隻之健康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