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回歸之亂!疫情下最不需要的 5 種行為

作者:Jack I.C. Huang/The World 2.0

很不幸,疫情模範生的台灣,終究也是守不住防線,群聚感染從五月中爆發至今,一發不可收拾。而探討起因,分析發展趨勢,乃至咎責(或找替罪羊),已有繁多不及備載的文章,以及幾乎 24 小時不間斷的媒體報導,故就不浪費版面贅述。本文想簡單聊聊在衝擊之下,作為尋常百姓的你我,又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應該,或不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

當然,這只是個人非常主觀的觀察、側寫,以及想法,你未必認同,亦毋須急著貼標籤,然後看看是「自己人」還是同溫層以外的「敵人」。我想,每當社會有重大事件發生,人各抒己志的同時,其實最需要的,是多點包容、理性,然後合作共度難關。

讓我們開始吧。

一、由萬華茶室衍伸的性別歧視

雖不見得準確,但台灣這波疫情大爆發,故事似乎也從萬華區開始。一如當時的武漢,人人談之色變,而「茶室」本身經常聚集的族群,與之獨特的文化,也開始被各界放大檢視。不難想見,網路上對其嘲諷,與情慾相關的污名化隨之而來,其中一篇「茶藝館的阿嬤到底有多漂亮,你要給我連去五天」的貼文,更是充分展現出台灣長期在父權體系與霸權思維的價值觀下,對某些人事物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

動動手,隨便爬一些網路研究便會知道,茶店並不全然與「性服務」有關,在很大的程度上,他就是一種讓特定族群消費的場所,可以真的就是泡泡茶、聊聊天,建立人際關係,甚至還有認為是「長照體系的一部份」。即便確實也有對價關係的性服務,也就是年長者之間提出需求,與提供服務之間「人與人的連結」,年輕人手機上不也一堆交友(約 X)軟件嘛。

說到手機軟件,嶺南大學講師陳逸婷也在她的臉書,分享過一篇很精彩的分析,她指出年長者會「同一間店天天都去」,或是「一間去完再去下一間」,跟年輕人跑夜店,或在 IG 上「天天追蹤同一個帳號」,或「一個帳號刷完換另一個」,本質上是一樣的邏輯,就是一種生活圈與社交重心的取捨,沒必要帶有偏見的解讀或過度的污名化。

二、一知半解的過度恐懼

真正的無知者,無所畏懼,這種人是幸福的。而全知全能者,自然也懂得從容應對各種意料之中或始料未及的挑戰。無奈,你我大部分的俗人,就是介於兩者之間,自以為好像懂了點什麼,或者好像聽某某 KOL 胡亂解釋了一通,但實際上其實根本沒搞懂、或沒時間搞懂,這在重大社會議題交付公投表決時,最為常見。舉凡核能與綠能、健保勞保等,恐怕肯認真研究並弄懂的人少,隨便看看懶人包然後跟著符合自己政治顏色的團體起舞,才是大多數。

疫情也是如此,就先不說惹人厭的假消息充斥在各大 LINE 群和社群媒體好了,就連身邊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朋友,也開始流傳著「開車經過萬華窗戶要關緊」、「可不可以強制隔離萬華的同事」⋯⋯之類的耳語,這當中自然有部份是戲謔的說法(若是,那也一點都不好笑),卻也不乏當真的人。

拜託,面對疫情須謹慎,但不要莫名恐慌,這與那種「與愛滋病患擁抱會被傳染」的想法,根本屬於同樣的無知等級。更有甚者,開始有些意見領袖,紛紛在網路上「獻策」,什麼台北早就該封城啦、國軍應該出動啦、疫情指揮中心應該怎樣怎樣啦⋯⋯並不是說不該提出建議,但你好歹也要是個公衛專家、醫生、學者,或至少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吧,領域根本相差十萬八千里,也在那邊好為人師拼命點評,除了幫你自己賺一波流量外,真的不需要在資訊爆炸又疫情緊繃的時候,一天到晚在那邊「獻策」了。

讓專業的人說專業的話,做專業的事,其餘,就好好接收政府統一公告的防疫資訊、確實防疫,行有餘力,捐點款或貢獻點自己的力量,例如,不少開餐廳的朋友在遵守防疫政策不對外營業之際,仍透過外送管道,免費供應餐食給各地的醫護與警消人員,慰問他們的辛勞。多做點事,少講廢話,病毒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別有居心,以及沒事自己嚇自己。

三、失控的正向思考

這或許有點爭議,但我認為正向思考,適度就好,過頭了反而很⋯⋯有種難以言喻的怪異感,而且,還有很大的機率會被打臉。

這大概可從疫情剛開始時,某些看似振奮人心的口號說起,「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三級警戒。」這句話一開始在某些 FB 帳號上流傳,本以為就瘋一下而已,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說實話看了有點無言,倒不是勇於表達正向思考讓人無語,而是「鍵盤俠」式的正能量宣言,建構了一種自己嗨給自己人看的表象之外,然後呢?若真要世界看到,你好歹翻個英文轉貼到國外主流的社交平台吧。雖然說幫自己打氣是沒錯,但這個現象的背後,其實有兩個更深層的問題值得思考:其一,網路上動動嘴很簡單,發生大事大家一起喊喊就好;其二,加厚同溫層,用非常表面的方式,來區別「我們」和「他們」。

這種現象,其實行之有年,舉凡臉書頭像換上特效框,印上浮水印或標語,都是網路世代慣用的手法,來表達對特定議題的支持,或提出簡化後的想法。民主與言論自由的社會,這樣當然沒有不好,但值得思考的是,你以為換個頭像就是公民參與,貼個激勵人心的標語就是幫助社會,然而,可能,你其實什麼也沒做,除了自嗨,剩下的就是等著被打臉⋯⋯嗯,別說兩週要解除三級,搞不好都要升為四級了呢。

Barbara Ehrenreich 在《失控的正向思考》一書中,反問是否我們被迫失去了悲觀的權利?要時時強迫自己正向積極、保持亢奮、樂觀面對每一天。米蘭昆德拉也在《The Joke》小說中直指「樂觀是民族的鴉片」⋯⋯當然這麼說太沈重了,我也無意鼓勵大家多多負面思考,只是,失控的正能量,不見得會讓我們的社會更健康。

四、帶有既定立場的意識形態

在台灣,很大一部份的人,長期被某種二元對立的價值觀給洗腦,好像 blue 和 green 之間一定要壁壘分明,不可越雷池一步。這種政治套餐的思維其實很可怕,因為他會導致很多時候,我們對人不對事,彷彿只要是立場相同的,放屁都很香。

政治從來就不應該是套餐,而應該是自助餐,各種政策與對社會事物的看法,本就是一道道的菜,你吃飯的時候會挑選自己喜歡的,認為營養的下口,沒必要老闆塞給你什麼你都通通吞下肚吧?那為什麼在面對政治議題的時候,我們往往認定了主子(政黨),就奴才似得磕頭如搗蒜?

防疫是需要全民共體時艱的事,無論你支持哪位候選人,或打從娘胎就是深藍(或深綠)的政治傾向,現在既然遭逢國難,本就應不分你我齊心協力先穩定疫情為重,藉故徒生事端,散播流言激起民怨,實在不太道德。

誠然,並非就得義無反顧地力挺當前的執政黨,有失職之處,當然要被糾正,有可以改進的地方,自然需要即時調整。相信大部份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操作,或掩蓋,明眼人一看便知,但知道不代表認同,很多人可能明知某些批評的言論不客觀,甚至不是事實,但既然是朝向討厭的人潑髒水,那不妨就隔岸觀火,好好娛樂一番。可別忘了,現在是疫情蔓延,你眼看他人著火,風水輪流轉,說不定這把火也遲早會燒到你。

五、可共享樂但不可共患難──區分「你」和「我」

相信大部分台灣人,都是善良且樂於助人的,一如上文提到的許多餐廳業者,免費供應醫護人員美食。但有道是患難見真心,夫妻本是同林鳥,有難來時也是會各自飛的,一場突發的疫情,讓許多的「嘴臉」也原形畢露。

汐止某社區私設路障,阻隔了與鄰近的醫院的道路;學校老師聽聞某某學生的家長是醫護人員,竟將其座椅與班上其他人區隔;公司要求住在萬華區的員工,在家工作,但對其他同事卻無此硬性規定⋯⋯很多讓人匪夷所思的行為,就這麼在「最美的風景是人」的台灣,真實上演。

我知道,面對死亡的恐懼,每個人當然都有權利保護自己免受威脅,我當然也知道,要求所有人都理性、客觀、無私,與大愛,根本是天方夜譚。只是,在確切遵守防疫規定,落實實名制與自主管理,隨著警戒程度的調整,配合著規範內可以做與不可做的事,其餘,真的沒有必要「過度的恐懼」與「失控的正向思考」。但願我們都多點理智,雖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但在可控與允許的範圍內,盡可能讓生活與心態維持正常,經濟活動順利運轉。

六、「校正回歸」之亂?

本來只寫到第五點,但剛好在 22 號出現了「校正回歸」一說,因應時事,也來議論一下。

想像你是個餐廳老闆,員工每天結束營業時會跟你彙報當日營收,到了週六,發現過去一週的記帳有所缺漏,所以週六的營業額是 321 元,而多出來的 400 元,應該是過去幾天的營收。

這時,你覺得員工告訴你,今天(週六)收入是 321 元,然後 400 元須調整到前幾天的營業額;還是乾脆直接告訴你,週六爆賺了 721 元,我們單日業績好棒棒?

稍有點常識,應該都不反對前者的說法吧?在會計上,這叫做「重編前期報表」或「追溯調整」,他讓企業主能準確掌握每日真正的營收,而做出對未來營業目標與的預估,與營業策略的正確判斷。那為什麼用於疫情數據的公告,會迎來如此嚴厲的檢視?

再退一步來說,一天內暴增 721 例確診,與一天增加 321 例,而過去五天確診數分別都往上校正數十例(總數加起來 400),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完全不一樣,所因應的防疫策略、疫調流程、各級醫院的支援動能、醫療物資的調度⋯⋯通通也會完全不同。所以,是要回歸真實的狀況,好好面對抗疫,還是你只想抗議,然後開始散播「對防疫中心失去信心」的言論?看看別國,雖然沒有自創發明奇特的「回歸校正」一說,但也都有類似的操作,像是加拿大、英國等。

誠然,政治不光是科學,更多的時候,是溝通的藝術,民眾在疫情中會心生恐慌是可以理解的,作為統一公告訊息的最高單位,理當採取最適當的方式,讓如巨嬰般的大眾,既能掌握貼近真實的資訊,又能將負面消息的打擊,限縮在最小的範圍。

之所以會說資訊是「貼近真實」的,是因為但凡稍有點統計學常識,都知道沒有任何一組數據是完全正確的,民調、GDP,甚至是你家小孩的學業成績,都是「可控」且「可調整」的。

至於指揮中心「蓋牌」的疑慮,我想真相自有公評,台灣有強悍的媒體、虎視眈眈的反對黨,和刁鑽的鍵盤俠,政府沒那麼容易掩蓋資訊,該真相大白的,也只是遲早的事。這裡單純論述「回歸校正」一說,究竟值不值得大夥炸了鍋似的群體崩潰?

回到餐廳老闆的舉例,你痛罵員工,表示再也不相信他報給你的任何數字,甚至叫他滾蛋,或許都有你的道理(有嗎?),也可以稍解心頭之恨。但現在,你知道真實的每日業績狀況,究竟該怎麼運籌帷幄,在患難中也能堅持下去,這需要一點理智和智慧。

民主的社會,人民就是老闆,老闆的態度,決定了整個組織文化,與往後的發展方向。

結論

借用一位好友 L.H. 在其臉書上的貼文,作為結語:

「我小小又多山的島,偶有地牛微顫、風颱來訪,常有月娘皎皎、日頭炎炎。明天之後,我們仍能平凡又自由地活著,無憂無懼地活著。若有來生,我仍願做一個台灣人,和我偶爾讓人生氣卻也經常令人欽佩的同胞們,站在一起,一起走出一步,又一步。」

我想說的是,我們都在逆境之中,誰也不希望不好的事發生,更不希望自己、身邊的親人遭受磨難與痛苦。要求所有人都理性包容而有智慧,是不切實際的,但至少我相信人性本善,即便,台灣人偶爾會出現令人生氣的言行舉措,但更多的,是默默付出和值得敬佩的人,讓我們多一點這些正向的思考(但拜託別失控),以及多點包容和不分你我的團結。

後記:欸真的不要貼我標籤,說在幫執政黨網宣好嗎,不過,在疫情肆虐,大家心情都一團糟的時候,如果這麼做你會很開心的話,那也算是我提供一些讓你可以潑髒水,咒罵與抒發的管道吧~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談疫情當下最不需要的 5 種行為與「校正回歸」之亂──我們真的需要這樣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因疫情而改變的日本,與沒有改變的台灣

本土疫情升溫,若真的封城了該怎麼辦?──旅外台灣「過來人」給家鄉的 6 項建議

作者簡介:

Jack I.C. Huang,台北人,倫敦大學主修國際經濟與全球化管理,畢業後回到亞洲。先後任職於聯合國亞太投資貿易處(TID)與 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OICT),協助 fuel management 系統開發和支援維和部隊的運作,必要時得出差前往剛果、南蘇丹、索馬利亞與象牙海岸......。

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