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廠1號機618起降轉 7月除役!縣府最新表態了

核三廠1號機7月27日將除役,6月18日開始遞減運轉,屏東縣議員李世斌關切核三廠除役安全,縣長周春米表示,一切都在掌控中。(羅琦文攝)
核三廠1號機7月27日將除役,6月18日開始遞減運轉,屏東縣議員李世斌關切核三廠除役安全,縣長周春米表示,一切都在掌控中。(羅琦文攝)

位於屏東墾丁的核三廠1號機7月將除役、2號機則在明年5月17日,屏東縣議員李世斌今日在縣政總質詢中關切停機後屏東用電,以及對現有廠址復建工程的安全。縣長周春米表示,縣府有2個監督核能安全會,台電也一直與縣府有密切聯繫,一切都在縣府掌控中。

周春米表示,核三廠除役目前正依相關法律程序在走,1號機在2024年7月27日,2號機在2025年5月17日除役,目前中央給縣府的訊息,一切照原能會在2021年7月審查過的計畫在進行,這部分是相當明確的。

周春米說,非核家園是大家長期以來非常堅持及爭取的,民生、產業都需要電力,政府也要嚴肅面對電力是否足夠的問題,核三以它去年發電的容載量,約在154億度左右,屏東去年的用電量約為49.7億度,亦即核三的用電量,屏東使用不到1/3,目前屏東的綠電已達RE100(100%再生能源),綠電約在15億度左右。

周春米指出,核三除役這個重大決議,中央配套是在桃園及高雄進行天然氣發電廠,來補足核三的缺塊,這幾年來台灣的能源政策是往綠電發展,全世界也以此要求,如果企業沒有用綠電、沒有綠色憑證的話,也很難在國際上與他人競爭。

周春米表示,在綠電的部分,目前屏東規畫兩個專區,一個是高樹地區無法耕作的廢土回填區轉型光電示範區,另一個是地層下陷的4鄉鎮,原本目標2G瓦,但這兩年進度較緩,目前做到1.34G瓦,但這個方向是一定要走的,這不但是國家能源政策,也是世界競爭趨勢,縣府責無旁貸。

李世斌說,核電除役不是地方政府的權力,但除役後的後續廠址復建工程才是大工程,核電廠要復原需25年,所耗經費比成立核電廠還多,另一個重點是核廢料的處理,核三是唯一設在國家公園內的核電廠,除役後的工程若做得不好,導致幅射外洩,對國家公園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周春米表示,縣府有2個監督核能安全會,針對核三廠除役相關事項、環境評估及幅射汙染,都有縝密的評估與掌控,以確保核三廠對環境與人體的影響到最低;另外屏東縣消防局設有核災應變及災害搶救科,在車城有一個辦公室,縣府也在去年完成屏155線供核子事故災害發生時的疏散,台電也一直與縣府有密切聯繫,一切都在縣府掌控中。

李世斌表示,日本福島核電廠也是面臨除役問題,但日本通過延役,延役後就發生幅射外洩事件,至今該地區無法復原,除役之後的復建才是更貴的支出,核三廠身處國家公園內,生態與人文相當豐富,萬一這塊淨土被汙染,整個屏東去一半,盼縣府對除役後的工程要嚴加監督看管。

核三廠指出,1號機規畫6月18日開始,逐步功率遞減運轉至屆期日停機,18日至28日每天下降約1%,降至90%,29日至7月14日維持78%約16天,至27日下降至64%,27日下午3時開始降載停機,功率遞減運轉前後期程約39.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