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7月除役 今夏供電隱藏神救援是它

核三7月除役 今夏供電隱藏神救援是它
核三7月除役 今夏供電隱藏神救援是它

文:劉光瑩 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非核家園即將成真。台灣最後一座運轉中核電廠——屏東核三廠,今年7月就要讓1號機除役。但經濟部長郭智輝在拍胸脯保證供電穩定時,沒說出口的是今夏穩供電的關鍵救援投手,為全台灣最大的民營燃煤電廠:麥寮發電廠。為什麼它非續約不可?

經濟部長郭智輝首次跟媒體記者的茶敘活動上,拍胸脯保證不缺電。然而,被指派今年下半年要上場擔任電力補位的球員們,卻都還在暖身中。例如台南的豐德3號機(森霸電廠二期)還沒開始測試,而大潭9號、7號和興達新1號機,則是得祈禱施工一切順利,才能如期接上。

因此,有一個不在簡報上、部長也沒說出口的神救援投手,就非常重要了。這就是台灣裝置容量最大的民營電廠、燒燃煤的麥寮1號機。

核三1號機退場,麥寮1號機延役

根據台電內部人士透露,目前的方向是,台電要跟台塑麥寮續約到明年底。目前先歲修約40天,預期在7月初用電高峰時,可順利完成續約,上線供電。

推敲箇中原因就是,核三1號機7月將除役,在炎炎夏日一下少掉95萬瓩穩定基載電力,對電力系統是很大風險。因此,台電需要電、台塑能賣電,讓60萬瓩的麥寮1號延役,是讓兩方皆大歡喜的權宜之計。

5月31日,《天下》與台塑石化董事長陳寳郎通上電話時,他人正好就在麥寮廠區。他表示,根據與台電合約,麥寮1號已經停機,正在進行歲修。「過去這一兩個月,我們跟台電一直有在溝通續約,」他話鋒一轉,坦承說雙方已經有共識要續約,但還沒有正式簽約。

投資千億改善設備,燃煤變乾淨了?

從台塑的立場看,續約是還給他們一個公道。陳寳郎解釋,多年前跟台電簽約時,是有保障收購電量。但後來因地方政府限制,而減少發電量,等於沒按合約走。

2017年,因為希望抑制空污,雲林縣政府限制麥寮燃煤,導致當年減少燃煤用量28%。

陳寳郎強調,麥寮電廠過去已投入大筆投資改善污染,例如建設環保煤倉、加強空污設備與標準,共計投入金額不下千億元,麥寮的排放乾淨程度跟天然氣發電已不相上下。「如果就這樣不續約,我們過去投資沒辦法回收,這對麥寮不太公平,」

核能退場,火力發電仍有八成

然而,把不排碳的核電機組如期停下,卻要讓燒燃煤的發電機組續約一年半,不啻意味著「非核家園」政策停下核電機組,用燃煤來補上。麥寮一座機組,平均一年排放約800萬噸碳排,相當於台灣年碳排的3%,在錙銖必較的減碳時代,不可謂不多。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中舜則從能源統計月報中的數字發現,過去15年的發電組合,減核增火已逐漸成為趨勢。

雖然核電逐漸退場,改由綠電取代,但在此同時,燃氣發電大幅增加,燃煤發電量卻僅微幅減少,火力發電還佔八成以上。

無論如何,非核家園政策已成定局。當核電逐漸退場,綠電增量卻快不起來時,火力發電維持高檔,恐怕仍會是未來幾年台灣的現實。

看更多天下雜誌
MG在台賣爆,最新電動車不到百萬元 背後推手中華車能逆轉勝?
台灣駕照用雞腿換的?開車30年,我卻被德國先生要求「砍掉重練」
62年都是第一名 國泰挺過無數金融風暴,全因蔡家父子一項堅持
黃仁勳加州理工畢業致詞:輝達每年被市場踢掉一次
曾是台大畢業、年薪數百萬外商高管 48歲遭裁員嘆:人到中年沒價值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