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鈴鐺該怎麼掛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5月29日媒體的報導說,賴清德表示「停機核能機組規劃維持緊急使用,以備不時之需」。雖然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但總算向「非核家園」政策開了第一槍。既然恢復使用核能是共識,但如何執行?這讓人想起一個童話故事,一群老鼠因有貓的困擾,大家開會決定給貓掛個鈴鐺就成了,散會;問題是這個鈴鐺該怎麼掛?

民進黨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已將台灣的發電系統帶入泥淖。目前的困境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不如預期;天然氣複循環機組與天然氣接收站的工期嚴重落後,使得基載電力的供應捉襟見肘,夏天傍晚限電與缺電(分區停電)的風險極高。

民進黨的電力政策忽視科學實證,對再生能源發電有極不恰當的期待;將可調控電力發電機組的重心放在運輸儲存不便,且成本極不穩定的液態天然氣,造成國安問題與發電成本的不穩定。工業界對於台灣電力系統的困境早已焦慮不安,但大家除了苦笑與重複台積電劉德音董事長的話,「台灣政府認為我們電是夠的,我們也只能相信他」,好像也沒啥好說的!

大家都心知肚明,電力困境的解方是改變「非核家園」政策,能源政策易幟為「以核養綠」或「核綠共榮」,短中程執行現有三座核能電廠延役與核四商轉,長期為著手規劃興建小型模組化反應器。相信此次選舉中,沒有任何一個總統或政黨立委候選人敢再堅持繼續推動廢核政策。

台灣核電發展需要新的架構,具體作法:透過採購法將4座核能電廠以ROT(Renovate Operation Transfer)交給民間公司經營。投標者必須尋求與國際核電廠運轉績優電力公司的合作,最好是合資;需有足夠的財力承擔核一、二、三廠延役改善工程,以及核四廠商轉所需之投資。得標者依投標文件逐年支付台電公司權利金。民間公司透過合約委由台灣電力公司核能部門執行電廠運轉與維護的日常作業。核電廠後端(核廢料與拆廠處置)費用,依政府法規收取,存入「核電廠後端營運基金」。核能電廠管制均依國家現行法規。

民間公司可採IPP模式,以約定的價格,將核電廠的電力賣給台電;或採用再生能源發電業的模式,將無碳電力由台電代輸,有效的降低其產品的碳足跡,售電價格由市場決定。

優點:民營公司取得核電廠經營權後,後續工程的進行,可以不受預算法與國家採購法的限制,大幅縮短流程,有效掌控工期,提昇施工效率與品質。台電公司依合約逐年收回核四廠三千億的投資,運轉中已完全折舊的核電廠,將成為資產,可解決台電財務困境。台電核能部門員工的工作權可以獲得保障,台灣經營了40年的核電經驗能夠傳承,與後續SMR的營運銜接。核能發電不排放二氧化碳,解決國內業者無法取得無碳電力得窘狀。

不過,要掛這個核電鈴鐺,這些構想必須在大選期間有充分的討論或辯論,讓構想成為候選人(總統及立委)的政見或承諾的一部份,才有落實的可能。(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