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仇恨犯罪 專家探索和諧共存

華裔女作家謝漢蘭呼籲各族裔攜手合作,社區團結才是癒合創傷的關鍵。(記者張庭瑜/攝影)
華裔女作家謝漢蘭呼籲各族裔攜手合作,社區團結才是癒合創傷的關鍵。(記者張庭瑜/攝影)

近年來,在亞特蘭大槍殺六名亞裔婦女的野蠻事件、在布法羅針對非裔美國人的槍擊事件,以及查爾斯頓教堂的槍擊案件等,引起了各界對社區康復和族裔和解的關注。專家呼籲,應持續努力尋求族裔和諧共存。

少數族裔媒體中心(EMS)6月9日(周五)舉辦線上座談會,探討社區康復和仇恨犯罪上升的問題。EMS希望通過座談會促進討論和交流,尋求建立和諧共存的途徑,最終實現社區康復及族裔和解。

華裔女作家、亞裔社會活動倡導者暨陳果仁研究院創辦人謝漢蘭(Helen Zia)指出,當前社會正在經歷巨大的變化,但這些變化也帶來了暴力分裂和代際創傷(心理創傷在一代人身上發生了以後,影響下代或下下代的心理現象)的問題。

她特別強調了與新冠病毒相關的仇恨和暴力相關案件。尤其隨著是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仇恨攻擊的增加,讓這些創傷不僅存在於直接受害者中,也對整個社區造成了影響。她舉例提到亞裔美國人所經歷的監禁、不確定性和對家人的擔憂,強調這些代際創傷需要被重視和治療。

回顧1982年在底特律發生的反亞裔仇恨案件,華裔青年陳果仁被白人種族分子歐打致死,首次引發了亞裔美國人大規模的民權運動。她也分享了與陳果仁的母親接觸的經歷,以及亞裔美國人社區為追求正義和改變而團結一致的努力。

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政治與非裔美國人研究所教授泰勒(James Taylor)呼籲加州探討賠償的議题,致力於解決與奴隸制度有關的歷史聯繫。泰勒強調賠償不僅是金錢,更重要的是走向和解、癒合創傷。他提到了其他族裔社群過去經歷的不平等遭遇及賠償,例如日本裔美國人在二戰期間被拘留後來獲得賠償,以及加州原住民和華人所經歷的不公正待遇,並呼籲加州將賠償視為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途徑。

洛杉磯拉美裔聯合編輯、阿根廷前政治犯凡諦尼(Nestor Fantini)分享了他在恢復性司法計畫中的經歷。他描述了阿根廷在1974年至1983年的骯髒戰爭(Dirty War)時期的獨裁統治和政治監獄,政治犯在監獄中所經歷的折磨和虐待,以及許多人失踪和遭遇的悲劇。

凡諦尼強調恢復性司法計畫的重要性,除了揭露真相、解決受害者的痛苦並促進社會康復。他也提到了阿根廷所面臨的挑戰,包括軍方拒絕承認罪行和提供有關失蹤者下落的信息。他認為,每個國家和社會的情況不同,沒有一種通用的解決方案,並強調個人對原諒的決定應該是私人的,沒有人應被迫原諒任何人。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中階收入者購屋 買得起的…選擇很少
估價值逾百萬美元 岳父老宅翻出百萬枚1美分硬幣 內藏二戰前稀有銅製錢幣
河輪新玩法 華人包船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