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傳統市場分流 流動攤販恐成破口

傳統市場足跡、人潮較多,容易產生隱形的傳播鏈,桃園市展開分流管制計畫,阻斷群聚傳染,經發局在全市50個公民營傳統市場加強宣導與稽查,不論民眾、攤商都相當配合,不過,位在市場外的流動攤販,可能形成破口,必須提高警覺。(李明朝報導)

桃園市經發局表示,因應疫情持續延燒,經發局與區公所成立「傳統市場專案小組」,針對「實聯制、戴口罩、禁內用、不群聚」四大重點進行加強宣導與稽查,並宣導民眾配合身分證尾數進行分流。

民眾落實戴口罩、傳統市場入口處實聯制QRCode掃描區及簽名,經發局長郭裕信表示,鼓勵民眾改變採買習慣配合身分證尾數分流,除了可以縮短採購時間、一次購足,減少群聚可能性,這幾天不斷宣導、抽查,民眾自主分流配合度佳,市場人數顯著下降。

郭裕信局長表示,市場防疫需透過市場自治會、攤商及採買民眾共同配合,此外,市府現在已推出公有市場5、6月份使用費減免措施,後續將疫情狀況滾動式檢討延長相關減免措施。(圖:經發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