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公車駕駛缺261人 脫班難解

桃園市因欠缺公車客運駕駛,導致脫班問題嚴重,遭民眾屢屢陳情抱怨。圖為等公車示意圖。(陳夢茹攝)
桃園市因欠缺公車客運駕駛,導致脫班問題嚴重,遭民眾屢屢陳情抱怨。圖為等公車示意圖。(陳夢茹攝)

疫情期間民眾選擇宅在家,公車客運無人搭乘,因而縮班、減班變相減薪,駕駛們轉行跳槽,疫情趨緩後公車班次陸續恢復,不過駕駛卻沒回流,導致脫班問題越發嚴重,民眾抱怨連連。桃園市交通局坦言,駕駛缺額高達261人,才導致脫班、漏班問題無解,去年開罰488件,其中桃園客運1路公車漏班狀況高達111件,近期最多民眾陳情檢舉的則是5053、5063路線。

公車客運班次如有異常有4種狀況,「早發」為發車時間早1分鐘內,「誤點」為發車時間晚了5分鐘至11分鐘內,「脫班」為發車時間晚了10分鐘以上,「漏班」為發車時間晚了30分鐘以上。交通局統計,去年總計裁罰488件,罰款金額高達118萬9000元,其中桃園客運1路公車問題最多,早發17件、誤點4件、脫班4件及漏班111件,共開罰39萬2000元。

交通局指出,近2個月接獲最多民眾陳情檢舉的路線為5053路線桃園-龍潭(經九龍里)及5063路線桃園-醒吾科技大學(經長庚醫院),未按時間發車的陳情大約32件。若對照去年的開罰件數更可以發現,5053路線去年遭開罰15件、罰款9萬6000元;5063路線去年遭開罰6件、罰款1萬5000元,脫班、漏班問題出現已久卻無解。

住在龍潭的李小姐控訴,由於龍潭沒有火車站,若自己沒有機車或汽車,進出都得搭乘公車客運,因此班次的準時真的很重要,自己曾經一等再等卻遲遲等不到公車,最後因為時間來不及只好趕緊叫計程車趕往桃園。

交通局分析,疫情期間客運量銳減,駕駛們離職轉往薪資高、客訴少的貨運業及外送服務等,疫情趨緩後,駕駛們已習慣目前的工作,而客運業又屬於風險高、客訴多的職業,沒有其他誘因很難讓駕駛們願意回到客運業,公車客運駕駛不足已成全國性議題。

交通局今年持續編列4320萬元每月替駕駛補貼薪資4000元,客運業者每月自運價差額補貼款中提撥2000元給駕駛。交通部公路總局祭出擴大徵才穩定就業留才方案,每位駕駛最高可領13萬7273元,補助教育訓練、生活津貼、穩定就業獎金,盼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