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紀念系列活動正式展開

【民眾新聞-蔡富丞/綜合報導】桃園大圳於1924年通水,現今灌溉面積將近2萬公頃,在農業灌溉及水資源調配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大圳通水至今一百週年,當時全線以人工開鑿,眾多工程人員在這偉大的建設過程中殉職或病故,位於桃園大圳三號隧道出口的「供養塔」,是對於這些人員的貢獻表以紀念。為紀念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並宣揚農田水利文化資產,推廣農業用水圳、埤塘功能及田園風光,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今日(5/24)於桃園大圳第三號隧道出口辦理「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紀念系列活動」啟動記者會,自即日起展開一系列活動來紀念「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

圖說: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紀念系列活動今(5/24)揭開序幕,農田水利署蔡昇甫署長攜手桃園管理處何明光處長、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江明郎分署長舉行「圳頭祭」緬懷開鑿桃園大圳因公殉職的農田水利先烈。圖片/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
圖說: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紀念系列活動今(5/24)揭開序幕,農田水利署蔡昇甫署長攜手桃園管理處何明光處長、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江明郎分署長舉行「圳頭祭」緬懷開鑿桃園大圳因公殉職的農田水利先烈。圖片/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

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紀念系列活動以今日的「圳頭祭」揭開序幕,由農田水利署蔡昇甫署長帶領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何明光處長等人祭祀,緬懷開鑿桃園大圳因公殉職的農田水利先烈,亦祈求眾神明及開圳顯祖保佑水路暢通平安、風調雨順,為活動賦予慎終追遠、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感恩氛圍。祭祀典禮後桃園管理處發布桃園大圳一百週年系列活動,多達10項,總參與人次預計突破3萬人,為百年來農田水利四方的意象留下最豐富多元的印記。

農田水利署蔡昇甫署長表示,先輩們在百年前建造了桃園大圳,讓水源經由導水路串流、在桃園這片土地上妝點出一個個埤塘,不僅改善大桃園地區的水源問題與農業發展,更間接富裕了人民的生活風貌。桃園有千塘之鄉的美譽,期盼能透這次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的系列活動,讓桃園大圳的百年風華永續傳承。

圖說: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紀念自6月展開十多項系列活動至年底,預期參加總人數逾3萬人。圖片/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
圖說: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紀念自6月展開十多項系列活動至年底,預期參加總人數逾3萬人。圖片/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

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紀念系列活動,將陸續於6月到12月展開:6月舉辦「攝影及繪畫比賽」及「水利節表揚大會」,7月舉辦「戶外推廣活動」,8月舉辦「基層運動大會」、「學術研討會」及「走讀活動」,9月舉辦「音樂會暨攝影繪畫作品展」及「基層人員釣魚比賽」,10月將舉辦「桃園大圳沿岸健走」,以及12月將舉辦「桃園大圳隧道健行」。相關活動資訊將陸續公布於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官方網站,屆時歡迎大家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