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客庄走讀營揭幕 提升客語友善行動力

記者曾振祿/桃園報導

桃園市中壢區公所與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共同舉辦的「客庄走讀營」,昨日在新街惜字亭(中壢聖蹟亭)前舉行「客庄走讀營-歷史文化走讀研究-水對哪位來个?suiˋdui nai vi loiˇ ge ?」始業式,這項活動將辦理至14日。市府客家事務局長林昭賢致詞指出,中壢以豫章湖、四號池與羅厝大陂等,進行陂塘整治規劃,並發展成觀光景點,走讀營學生可以體驗到「桃園千塘鄉」的風光魅力與環境的共融。

東興國中校長暨桃園市戶海中心主任林祺文指出,走讀營透過品嘗與環境對話的客家特色料理鹹醢飯、走訪天時地利機緣造就的藻礁生態,了解客家人如何與海共生,新屋更是海客文化的濫觴,應證范姜家族胼手胝足的起新屋、展現團結與共榮的牽罟文化、承載祖先智慧的百年石滬。

中壢區公所副區長施永恭表示,透過走讀營學習客庄體驗課程,藉由客庄走讀研究在地三坑老街導水路,客家用水的永續發展客家埤塘的省思與SDGs永續的保育。

主辦單位強調,透過客語跨領域資源整合,提升戶外教學能力,讓學生以友善的客語學習態度了解自我、面對他人,關心桃園客家生活環境與世界水的永續發展議題,提升客語友善的行動力,以達成自發、創新、友善與關懷的教育願景。

同時,學生可了解客家水文與聚落建築意義,而認同與提升愛護鄉土,建立對於在地客庄海客文化自然關懷愛護觀念,提升學生與自然環境互動,了解客家先民尊重大自然與環境共生的觀念,以及了解客庄發展與愛鄉土的行動。

中壢區公所與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共同舉辦的「客庄走讀營」,讓學生可以體驗到「桃園千塘鄉」的風光魅力與環境的共融。(記者曾振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