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忠烈祠 日式風格典雅細緻

記者楊喬琳/專題報導

來到桃園旅遊,肯定不容錯過「桃園忠烈祠暨文化神社園區」,坐落於桃園市虎頭山西麓,前身為日本人所建造的「桃園神社」,落成於1938年,是目前臺灣保存最為完整的日據時代神社,建築風格融合中國唐風、日本風及臺灣近代風,並在民國83年被列為市定古蹟;也因該處特殊的歷史文化價值,而被電影《KANO》選中成為拍片場景,引領觀眾深刻感受1930年代的歲月回憶。

依山而建 遠眺桃園市區

桃園忠烈祠占地約1萬7千餘平方公尺,從神社的鳥居內望可看到本殿,向外望出可遠眺桃園市區,不但可遠眺西南方的桃園市區,視線可通過市中心的開漳聖王廟,象徵守護百姓之意,暗示著庇護桃園市區。

戰後,桃園神社在民國39年改名為桃園忠烈祠,並在文史藝術的保護前提下,特別被悉心維護,成為目前臺灣唯一完整保留的神社建築。主要可以分為2個區域,本殿內現供奉有黃花岡72烈士、開國、護法、東征、北伐、勦匪、討逆、抗戰、戡亂等時期殉難軍、民集體靈位,以及金門「八二三戰役」殉國之3位副司令吉星文、趙家驤和章傑等人之靈位。左、右朵殿裡面則供奉抗日、國民革命、反共勦匪、敵後工作等戰役殉難之軍、民靈位。每逢每年春、秋兩季舉行祭祀典禮。

近百年建築 一秒到日本

中門以外,則是作為桃園神社昭和拾參使用,設有神社參拜用的賽錢箱、滌淨身心的手水舍、繫上短冊的風鈴迴廊、提供敲銅鑼許願的緣結祈願所以及販售短冊、繪馬、御守的御祈禱頒布所等,建物規模完整。另外還有鳥居、石獻燈、高麗犬、銅馬雕塑、神社參道等設施,讓人彷彿一秒來到日本,在這裡可以感受歷史及建築之美外,也能體驗原汁原味日本文化。

神社文化園區四周種滿了松柏古樹,環境清幽,祠前綠意盎然、古色古香;每到櫻花綻放的初春時節,浪漫粉嫩的嬌美花瓣為神社園區的樸實氣息增添柔美氛圍;秋天則可在神社園區前的庭園與停車場周邊,欣賞到片片楓紅景象,可說四季皆有不同的風貌;假日不定期會有創意市集擺攤,人潮絡繹不絕,已成為桃園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

桃園忠烈祠現供奉為國家犧牲奉獻及因公殉職之軍、警、消、民靈位。(記者楊喬琳攝)

社務所供奉三大日本神祗的「拜殿」,大國主大神、天照大神、豐受大神。另兩側還有各一盞御神燈,供遊客參拜及感受日本的文化風情。(記者楊喬琳攝)

桃園神社有七彩繽紛風鈴搖曳在空中,讓民眾免出國就能感受日本風鈴祭。(記者楊喬琳攝)

桃園忠烈祠現供奉為國家犧牲奉獻及因公殉職之軍、警、消、民靈位。(記者楊喬琳攝)

圖為緣結祈願所。單身者來參拜,祈願天賜良緣;已婚者來參拜,祈願婚姻幸福;在學者來參拜,祈願學業進步;工作者來參拜,祈願工作順利。(記者楊喬琳攝)

(資料來源:桃園觀光導覽網;記者楊喬琳整理)

(資料來源:桃園市政府;記者楊喬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