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結合AI科技 遏止環保違規案件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5)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環保局「桃園-邁向環保首善之城:環保政策績效」專題報告後表示,近年環保局大幅度運用AI人工智慧科技等工具,有效遏止環保違規案件發生,同時減少環境污染情形。張善政特別肯定環保局針對過去難以解決且棘手的市政問題,提出包含「靜桃專案」、「桃園市火災預防自治條例」等積極作為,盼能持續努力,為桃園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與品質。

桃園市環保局「桃園-邁向環保首善之城:環保政策績效」專題報告。圖:市府提供
桃園市環保局「桃園-邁向環保首善之城:環保政策績效」專題報告。圖:市府提供

張善政談到,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AI人工智慧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尤其在各種智慧應用的領域中,又以影像辨識最為成熟。張善政鼓勵市府各局處發揮創意,在所屬業務範圍內,思考應用AI科技的各種可能,提高行政效率。

桃園市長張善政談到,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AI人工智慧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圖:市府提供
桃園市長張善政談到,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AI人工智慧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圖:市府提供

環保局長陳世偉表示,今日是世界環境日,特別藉此分享環保局過去一年多的努力成果,桃園不但成為台灣唯一獲得國際碳揭露計畫最優等級A級城市獎項的縣市,還榮獲美國智慧50大獎以及入圍2024 GO SMART Award等國際殊榮;在國內也榮獲2023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2023查緝環保犯罪金環獎、2023台灣永續獎,以及「環境保護績效考核評比」特優等肯定。

桃園市環保局長陳世偉。圖:市府提供
桃園市環保局長陳世偉。圖:市府提供

陳世偉說,未來環保局將持續推動「桃園市火災預防自治條例」及「桃園市推動淨零城市自治條例」,並加強善用AI環境治理工具,結合市府各局處積極推動綠能發展、近零碳建築、綠色運輸、產業升級轉型及淨零綠生活等多元環保政策,以達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環保局表示,桃園人口成長幅度為六都之首,伴隨而來的是各種環境議題,環保局特別針對噪音、空品、環境衛生以及火災頻傳等4大影響市民生活的環境議題,提出因應措施,其中透過「靜桃專案」環警監聯合稽查攔檢2134件、聲音照相科技執法643件、檢舉移送通知到檢2657件、改裝源頭查核輔導273家,執行以來,市民陳情案件已大幅下降23.5%,並促使中央積極重視噪音車非法改裝問題,對相關法令進行修法。

此外,環保局提到,桃園市汽電共生廠佔桃市煤炭使用約71%、中小型鍋爐佔29%,為加速達成2030年減碳目標,桃園於去(112)年COP28會議,正式宣示加入脫煤者聯盟,優先進行7家汽電共生鍋爐脫煤轉型;而其餘鍋爐,則將透過排放標準加嚴與行政輔導,加強協助汽電共生廠脫媒轉型。預計在2030年每年可減少24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進一步提升桃市空氣品質。

環保局表示,在AI影像辨識成果與績效方面,該局透過「AI判煙辨識系統」即時辨識監控25根熱點煙囪;藉由「AI水色辨識系統」監控桃市114個重要河川及區排放流口,自去年10月架設以來,尚未接獲民眾陳情,遏止效果顯著;並創全國之先推動「AI施工揚塵辨識系統」,同時透過「機車智慧偵測辨識」針對126萬輛燃油機車使用遙測篩測,大幅提升稽查效率與準確度。在強化空污事故應變機制方面,一旦發生火災事故,環保局便立即啟動空品擴散模式模擬,快速分析污染流佈,並同步啟動跨局處通報系統,儘速通知周邊鄰里市民掌握空品情勢。

更多桃園電子報報導:
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得獎出爐 桃園5學生獲肯定
石門水庫60年紀念郵票今發行 郵迷起早排隊瘋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