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育兒津貼詐領溢領達37件 監委提案糾正

檢警樹林搜索挖出2歲男童遺體,前(2021)年11月,死者姊姊到就學年紀遲遲沒註冊,意外揪出男童失蹤,警方發現他的父母疑似不當管教致死,在孩子死後,還持續詐領育兒津貼。

桃園市這類社安網個案已經連2年發生,從中央到地方,監委認定5個機關有疏失,提案糾正。

監委葉大華表示,「衛福部相關6歲以下的資訊平台,在2017年改版的時候,事實上他沒有做好這個轉換跟介接,所以有漏接個案的狀況。」

除了衛福部外,桃園市各局處也被點名,監委指出,6歲女童屬於脆弱家庭個案,發現沒入學,校方未立即派人查訪了解,認定學校遲延通報,延宕警政協尋;所屬上級教育局,則怠於督導,而衛生局明知道,這些年幼小孩多年逾期沒打疫苗,卻在家訪未遇後,疏於通報社政。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簡慧娟指出,「我們去建了那個平台,然後好像是有一段時間,人工匯入的時候,系統沒有除錯的這樣一個機制,後來是有功能強化,就有做處理了。」

桃園另起個案,一名3個月男童涉嫌在2020年,被父親殺害埋屍,直到去年,死者手足遭虐待,母親報案求助,詐領案才曝光。監委就點出,社工曾跟父親4次碰面,但偏信父親所說,缺乏警覺,才未能察覺異狀,認定負責監督社工的社會局有疏失。

桃園市社會局兒童及少年福利科長陳資穎表示,「6歲以下嬰幼兒,拒絕施打疫苗的家長,本府已規範相關單位應親見到嬰幼兒後 ,才開已讓家長簽署拒絕同意書,那簽署之家戶也會由衛生單位這邊,透過健保就醫紀錄,來追蹤個案就醫情形。」

光是近3年,溢領及詐領育兒津貼,桃園就多達37件,目前僅25件追回,除了地方行政機關,橫向聯繫待加強。監委也表示,衛福部相關系統得更周延,否則不僅衍生詐領情事,更讓社會安全網出現破口。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幫助太魯閣傷患、罹難家屬 衛福部賑災專戶接受捐款
大白鷺罕見在台育雛 桃園鳥友完整記錄
提高育兒津貼被批撒紅包 蔡:政策延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