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市府積極改善近40年交通瓶頸 張善政:加速推動成功二橋開瓶計畫

張市長指示加速推動開瓶計畫。
張市長指示加速推動開瓶計畫。


桃園市長張善政29日下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工務局「開瓶計畫-建設成功二橋,改善五叉路口」專題報告後表示,成功二橋開瓶計畫將解決長達30多年的交通壅塞問題,並改善原五叉路口的交通不便性,請工務局於完成用地取得後盡快施工,另目前已啟動的設計規劃應加入城市美學考量,並提供多種設計方案,以因應提升市容的方向進行比較與選擇,請相關局處加強合作、加速推動,打造更友善的交通及人行環境。

蘇副市長指出,市府積極推動「開瓶計畫」,執行案件逐年增加,去(112)年執行30案、今(113)年預計執行37案,本次工務局報告以量化數據呈現計畫成效,值得其他單位借鑒;而針對道路瓶頸開通之後的交通改善情況,後續請交通局和工務局共同合作,就具體效益進行評估。

王副市長表示,本案的重要性不亞於舊城區改造計畫,成功二橋周邊有捷運、成功路廊、大巨蛋、北科附工校地等重要建設,整體開發建議由都發局、工務局、經發局、交通局、教育局、觀旅局等相關單位共同合作,考量各方面的需求,在交通改善之後,打造更友善的人行環境。

工務局汪局長說明開瓶計畫。
工務局汪局長說明開瓶計畫。

工務局說明,成功二橋開瓶計畫專注於改善桃園區成功路與三民路五叉路口的交通問題,為改善歷史性交通壅塞的擴建計畫,新橋全長約176公尺、橋寬約16公尺,將從城市車旅停車場三聖站(成功路三段)延伸至成功陸橋(省道台1線),相關設計圖已與公路局討論,待審查通過後即可實施,預計明(114)年6月完成用地取得,工期18個月,未來將大幅緩解長期以來的交通壅塞問題,提高路口服務水準,並為行人提供更安全的步行環境。

工務局指出,桃園市自105年起推動「開瓶計畫」,以解決道路瓶頸問題及提升道路通行效率為目標,分為瓶頸打通及一般道路開闢兩大類型,針對不利通行的小巷及消防救災潛在危險區域進行改造,同時改善既有道路的寬度與暢通性,並增設路燈、完善排水系統、設置交通標誌及整修人行步道,建設完整的路網,105年迄今已核定196案,近期亮點工程包括:拓寬龍潭區聖亭路300巷、打通平鎮區龍平路215號(國旗屋)瓶頸、龜山區文青及青山路拓寬工程等。

成功二橋開瓶計畫說明。
成功二橋開瓶計畫說明。



更多新聞推薦

王義川稱透過手機數據分析集會人民性別、年齡 國民黨要賴清德發聲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