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第三航廈建案有強迫勞動風險 《外交家》揭移工被迫成債奴

我國桃園國際機場第3航廈預計2027年完工,《外交家》2日刊登調查記者班岑所寫報導,內容稱這項由南韓三星物產及我國榮民工程2公司得標執行的建案,引進數千名越南和泰國移工,但這些人都因招聘費、仲介費成為「債奴」,已有逾500人逃走成為無證勞工。

班岑(Peter Bengtsen)關注全球供應鏈中的人權及勞權議題,2023年10月發布的報導揭露台灣跨國衛星、電子和汽車公司可能涉及「強迫勞動」。他在2日刊出的報導最後表明,有向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與政府機關問回應,並訪問約12名航廈建案和巨大集團的移工,基於安全考量而不公布他們身分。

報導指出,台灣政府編列約30億美元預算興建桃機三航廈建案,於2021年開工,可是引進的數千名越南、泰國移工很快發現自己線面臨多重強迫勞動風險,且受訪移工表示,自己是背負「很高債務」來工作,因為先支付招聘費,並抱怨虛偽的台灣仲介及懲罰措施。

「我的家庭連1(越南)盾都沒,我從銀行和其他地方借到錢」,受訪的越南移工直言,自己在機場已付逾5000美元的招聘費,相當於越南2年半的最低薪資收入,另外還支付500美元「防逃費」,通常名目是「押金」,會在工作6個月後歸還。報導稱,12名受訪移工說,借了4300至5700美元支付招聘費。

他們說,所有認識的同事都借錢支付招聘費。報導提到,為應徵工作而背負很高債務的勞工,可能會覺得自己被迫忍受困難的工作條件,因這些債務迫使他們工作,這是被視為「債奴」(debt bondage)的做法,且是國際勞工組織(ILO)對強迫勞動的認定跡象之一。

<cite>五一勞工遊行,外籍移工要求漲薪資。(資料照,曾原信攝)</cite>
五一勞工遊行,外籍移工要求漲薪資。(資料照,曾原信攝)

來台移工被迫成為債奴

「若在台灣的外籍移工沒因求職和簽證而負債,他們在脅迫環境中就較不脆弱」,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公署(OHCHR)當代形式奴隸制度特別報告員小保方智也(Tomoya Obokata)直言,「關注移工淪為債奴或強迫勞動的多重風險相當重要」。

報導說,為航廈建案工作的移工每月還要向仲介支付服務費,相當於3年合約要交出2個月的收入,部分移工直批該筆費用「不合理」,並稱仲介還以其他名目收費。1名受訪移工透露,自己生病就醫,向仲介支付新台幣450元(約14美元),相當於請病假的當日工資。

受訪移工還提到威脅、騷擾及介於新台幣3000至5000元(約92至155美元)的罰款,或會被放數天無薪假。另外,若移工打架或收到3次警告信,就會被驅逐出境,而部分受訪移工坦言,主管持續威脅要把他們驅逐出境。所有受訪移工都以為自己是被三星聘僱,因為招聘他們的人說是三星徵人。

報導表示,這些移工都穿著有三星標誌的制服,但移工所持居留證上只有中文,寫的雇主是榮民工程公司,而受訪移工提供的薪資單和出勤表上則無雇主名稱。不過報導稱,經查社群平台「臉書」與招聘公司網站上的影片及照片,在越南的徵人廣告確實打著三星的名號。

部分受訪移工坦言,有想過換工作,但被告知只有留下或驅逐出境2種選擇,「非常多」同事最後逃離航廈建案工作。報導稱,目前約有1500名移工仍從事航廈建案工作,根據2023年的政府報告,約逾500名移工逃跑,成為無證勞工,此事引起台灣當地媒體關注。

<cite>20200830-桃園國際機場一景,受疫情影響航班銳減,航廈空蕩蕩。(盧逸峰攝)</cite>
20200830-桃園國際機場一景,受疫情影響航班銳減,航廈空蕩蕩。(盧逸峰攝)

交通部、退輔會這樣回應

台灣桃園機場公司是我國交通部完全持股的公營公司,根據報導,交通部沒有承諾處理航廈建案的強迫勞動風險問題,僅回覆「承包商在信中表明,此案中沒有債奴勞工」,並稱未「發現或收到中央或地方勞工主管機關通知,有強迫勞動風險或其他強迫勞動跡象出現」。

報導提到,我國勞動部先前談論外籍移工情況時,曾說許多移工在原國家經濟能力有限,所以許多人來台前,就因借貸而背負債務,若額度太大,就很容易變債奴。報導稱,交通部不會要求勞動部進行調查,因為不屬於航廈建案和桃機公司的責任範圍,建議詢問勞動部或桃園市勞動局。

三星物產(Samsung C&T)則稱:「沒有參與招聘移工,也沒事先得到招募者或勞工提供的招聘細節。」報導說,三星沒有透露其年度調查是否發現航廈建案有人權風險,也未承認移工面臨強迫勞動風險,只表示「會盡其所能提升移工的招聘和管理程序,並監督改善情況」。

報導寫道,「沒人解釋為何移工的招聘費用未包含在30億美元預算中」,而高額招聘費造成債奴,是台灣政府多年來視而不見的明顯問題。報導稱,當移工在外國被收取過高費用時,台灣法律管不到,但台灣內部也沒機制充分監督逾70萬名移工面臨的強迫勞動風險,這些移工大部分被民間公司聘僱。

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持有榮民工程公司股份,承認透過中介公司招聘移工,但強調「只持有少數(低於10%)股份,因此既無資格給予管理建議,也無法參與決策」。另外,根據報導,挪威政府津貼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Fund of Norway)持有巨大集團、三星物產和亞翔工程的股份。

<cite>20230712-大韓航空,桃園國際機場,旅遊。(顏麟宇攝)</cite>
20230712-大韓航空,桃園國際機場,旅遊。(顏麟宇攝)

請記住出錢的那些勞工

巨大集團為捷安特(GIANT)所屬公司,亞翔工程則是榮民工程的母公司。報導指出,挪威政府津貼基金在台灣投資數十年,目前投入逾200億美元,超過其在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尼、菲律賓、新加坡、香港、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的投資總和。

挪威政府津貼基金回覆班岑,會調查與接受投資方有關的強迫勞動風險問題,強調在道德招聘方面,同意雇主支付原則(Employer Pays Principle),且若向勞方不公平收取招聘費,就應償還。瑞典津貼基金AP2是巨大集團投資者之一,其對強迫勞動零容忍,但沒要求接受投資方進行零費用招聘。

報導指出,AP2在投資前進行的審核不包括人權和勞工議題,但透過與接受投資方持續對方來解決這類風險。報導亦稱,台灣和美國2023年協商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中,提及雙方承諾「消除向移工收取招聘費和相關費用」,表示有影響力的人力產業對每年從移工收取約4億8400萬美元服務費正靜觀其變。

「台灣是世上還保留合法允許勞力仲介向移工收取服務費的地方之一,其他地方則由雇主列為人力資源支出項目」,報導說,中華民國就業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NESA)沒有回覆提問,而多個消息來源稱,台灣勞力仲介還可從移工預先付給外國招聘公司的費用中分紅,每年約數百萬美元。

報導稱,若產品涉及強迫勞動,像是美國會禁止進口,而歐盟2024年也通過類似法規,預計3年內在全歐盟實施,但這類法規無法讓建設公司或台灣政府的承包商承擔責任,除非他們和巨大集團一樣出口商品到美國與歐盟。報導最後強調:「下次經過桃園國際機場,請記得那些為台灣政府出錢建造的勞工。」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