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苗大矽谷推動 桃園面臨挑戰

桃園市經發局及智發會23日於市政會議中針對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進行簡報。(姜霏攝)
桃園市經發局及智發會23日於市政會議中針對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進行簡報。(姜霏攝)

桃園市經發局及智發會23日於市政會議中提出,針對行政院的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桃園爭取推動AI應用、引導新創產業進駐、園區開發及更新及完善水電需求,然而,實務上也遇到用地不足、桃竹苗新創動能不足及水電基礎不足等挑戰。對此,市府回應,將持續報請中央協助,共同合作引導投資與新創產業進駐,推動桃竹苗大矽谷計畫。

經發局表示,桃竹苗大矽谷為引領全球的產業生態圈,串連桃竹苗科技廊帶,連結在地產業技術、新創能量及產業園區,目的為帶動區域產值躍升、擴大在地創新發展能量及加速園區雙軸轉型。配套措施除了水電供應及交通運輸路網外,也包括醫療資源及員工子女教育等。預估四年的效益可達產值新台幣約6兆、新增就業人口約14萬,也能夠成為國際半導體產業科技重鎮。

經發局說明,部分重要產業皆在桃園,具有整合優勢,包括台積電龍潭廠、日月光中壢廠、世紀鋼鐵基座等。桃園為高科技製造核心,桃園產值佔五成,約4.8兆;就業人口佔6成,約116萬人。另台灣印刷電路板業工廠總共612家,桃園佔其中64%。

經發局指出,數發部及國發會政策方向希望能合作打造AI生態園區,鎖定國際AI獨角獸、新創公司招商,打造軟硬體一條龍產業鏈,此部分與桃園的優勢及發展方向相符,然而,在AI應用推動方面,企業導入AI大數據應用,地方沒有相應資源,因此仍須與中央合作,引導投資與新創產業進駐。

至於園區開發更新方面,經發局提到,國土計畫實施會降低土地使用強度,限縮產業用地,將請中央協助開發新產業園區,加速龍科三期、航空城產專區開發,以提升大型企業進駐的意願;而在水電需求方面,水電基礎建設中央長期投入不足,工業區沒有廢水及汙水設置規畫,這部分也將請中央持續協助。

經發局說,桃園目前工業用地約7900公頃,未來預計開發629公頃園區,其中產業用地550公頃,可以提供產業使用,盼中央政府協助加速審查,以及國土計畫銜接等問題。另航空城在2027年,全區開發完成後,可提供將近300公頃產業用地,是大矽谷計畫中最快面積最大的園區供地方案

經發局也希望中央協助重大交通建設相關經費補助,龜山區文化一路至青山路道路工程,約2.5億;增設八德交流道之連絡道工程,約100億;龍潭區湧光路道路拓寬工程,約7.2億;龍潭區德湖街連接至楊銅路道路拓寬工程,此經費仍待評估。

經發局強調,與大矽谷計畫產業面向互動較密切的單位如國發會、經濟部、數發部內閣首長雖有異動,但事務官階層的窗口都持續聯繫互動,並未受影響,未來透過既有窗口拜會新任首長,說明桃園的規劃與準備,扮演重要角色與中央共同合作推動桃竹苗大矽谷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