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山「幸福巴士2.0」 企業捐贈儀式暨擴大服務

【民眾網黃楸玲/台北報導】

為了改善臺中梨山地區交通不便,並導入在地化運輸服務,公路總局臺中市政府9月8日上午在臺中市和平區梨山賓館前廣場舉辦幸福巴士2.0企業捐贈儀式暨擴大服務發表記者會,由公路總局林義勝主任秘書代表出席,另臺中市政府盧秀燕市長、交通局葉昭甫局長均親自出席,另外還有民間企業、在地團體及鄉親朋友等共襄盛舉,共同見證梨山地區導入社會團體及個人客運服務的里程碑,提升梨山地區居民就學、就醫及採買之便利性。

林義勝在致詞時表示,考量偏鄉環境的特殊性,交通部在前年進行了法規鬆綁,讓偏鄉可以由當地的社會團體或個人來提供客運服務,讓偏鄉的白牌車載客合法轉型,帶動地方就業機會與創生發展,由在地服務在地。

幸福巴士2.0目前已在屏東縣滿州鄉、臺東縣延平鄉、花蓮縣富里鄉及卓溪鄉推動,梨山地區也經臺中區監理所及臺中市政府輔導臺中市和平區梨山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市區汽車客運業;公路總局將持續加強推動幸福巴士2.0,透過科技平台、資源整合、跨部會協調及法規鬆綁等方式,在偏鄉提供更省成本及更有效率的運輸服務模式,也期盼未來有更多的民間資源或團體共同投入偏鄉運輸服務。

盧秀燕在致詞時也表示,大梨山地區主要有梨山、松茂、新佳陽、環山四個部落,在921地震後中橫公路中斷,搶修中橫便道實施管制通行,居民對外交通非常不便。配合交通部的修法及考量梨山地區運輸環境的特殊性,特別輔導當地的梨山社區發展協會及個人駕駛成立市區客運,同時也訂定相關管理要點,規劃行駛梨山地區固定路線及彈性公車路線,希望能強化梨山地區大眾運輸服務;在推動過程特別感謝交通部及公路總局的輔導及協助,讓營運的團體及個人可以順利取得市區客運牌照,並提供後續營運上的經費補助。

活動中展示營運車輛標識與車貼設計,除採用公路總局幸福巴士統一的微笑識別外,色彩則用亮眼及溫暖的黃色及橘色,也利用原民、山地及水果等在地元素,設計在地獨有的識別圖示,方便民眾識別。

梨山幸福巴士駕駛合照(圖:交通部公路總局)
梨山幸福巴士駕駛合照(圖:交通部公路總局)

更多新聞報導:
觀光局疫後首度率業者國際推廣 佈局新南向觀光市場
臺北車站地標 LDK58經典再現 鳴笛啟程